中级经济师考试难度整体上属于中等偏上水平,具体分析如下:
一、考试内容特点
- 知识覆盖面广
考试包含《经济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和实务》两门科目,涵盖经济学、财政学、货币金融学等多学科内容,且《经济基础知识》单科有37章,知识点细致且分布广泛。
- 考核维度
-
广度 :需掌握教材大部分内容,涉及金融、会计、法律等多领域基础概念与原理。
-
深度 :侧重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而非单纯记忆,对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要求较高。
- 题型与题量
全部为选择题,但题量较大,《经济基础知识》105道题、《专业知识和实务》100道题,需在1.5小时内完成,答题节奏紧凑。
二、难度感受差异
- 考生普遍反映
-
部分考生认为其难度低于中级会计、审计等科目,但高于初级经济师。
-
有考生称《经济基础知识》的“犄角旮旯”知识点常成为考试重点,需全面复习。
- 主观难度感知
-
考试灵活性较高,题目设计需结合理解与分析,部分考生反映缺乏固定模式,易陷入陷阱。
-
约26%的考生表示,虽知识点掌握但题型变化导致答题失误。
三、备考建议
- 重视基础知识
需对核心概念和原理理解透彻,避免仅依赖死记硬背。
- 关注细节
考试对细节要求严格,如计算公式、定义表述等易失分。
- 强化练习
建议通过高频考点专项训练提升答题速度与准确性。
四、通过率参考
近年考试通过率普遍低于15%,竞争压力较大,需制定系统备考计划。
综上,中级经济师考试难度适中,但需结合广度与深度的知识储备及灵活应用能力,建议考生提前规划备考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