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会计证实际工作是有可能被查的,以下是具体情况分析:
- 相关法律规定:《会计法》规定,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任用没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的单位,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对单位并处三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 检查情况
- 财政部门检查:财政部门会定期或不定期对各单位的会计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其中包括对会计人员从业资格的检查。如辽宁省财政厅曾对省直机关事业单位进行过会计法专项执法检查,重点检查省直单位财会机构负责人任职条件和会计人员从业资格。
- 其他部门检查:在税务部门进行税务检查、审计部门进行审计工作时,也可能会关注会计人员的资质问题。若发现会计人员无证上岗,可能会将相关情况反馈给财政部门进行处理。
- 企业被查的影响:企业任用无证会计人员,一旦被查处,会面临罚款等行政处罚,还会损害企业的形象和声誉,影响企业的市场信誉、客户信任度以及合作伙伴关系,进而影响业务拓展。
- 个人被查的影响:无证会计人员在工作中若出现财务造假、违规操作等行为,可能会被追究法律责任。此外,无证上岗也会限制个人的职业发展,在晋升和薪资待遇方面难以获得较好的机会。
不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最新规定,会计人员应当具备从事会计工作所需要的专业能力,并未明确要求必须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但在实际操作中,许多企业和机构为降低招聘风险,仍倾向于招聘持有会计证书的求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