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一些知识产权买卖的案例:
-
国内案例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全钒液流电池储能技术专利转让: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坚持“产、学、研、用”创新开发体制,形成包括基础和产业应用研发、材料基地、装备基地“三位一体”全产业链发展格局,自主研发的全钒液流电池储能技术,已完成包括100MW/400MWh全钒液流电池储能调峰电站在内的20余项商业化示范项目和多项专利实施许可,实现液流电池技术的国际输出和推广应用。这体现了科研机构将其自主研发的知识产权通过专利实施许可的方式,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推动了新能源领域的技术发展。
- 上海交通大学医疗机器人公司专利产业化:上海交通大学基于科技成果自主转化相关政策,将专利权赋予发明人,以成果出资方式实现技术向科创型企业转化,助力学校教授创立医疗机器人公司。该公司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快核心技术的后续研发和产业化,逐步建立健全满足全球市场需求的产业链和供应链,成功打造全球腔镜手术机器人研发及生产示范基地。此案例展示了高校如何通过赋予科研人员专利权,推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促进了医疗机器人领域的发展。
-
国际案例
- 美国高通公司与苹果公司的专利授权协议:高通公司作为全球知名的通信芯片制造商,拥有大量的核心专利。其与苹果公司签订了专利授权协议,苹果在其手机等产品中使用高通的芯片及相关技术,需向高通支付高额的专利授权费用。这一案例是典型的知识产权许可模式,高通通过授权其专利技术获得经济收益,同时也推动了苹果产品在通信性能等方面的提升,实现了双方的互利共赢。
- 谷歌收购摩托罗拉移动的专利交易:2011年,谷歌宣布以12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摩托罗拉移动。摩托罗拉移动拥有大量的通信领域核心专利,此次收购使谷歌获得了丰富的专利资产,有助于其在安卓系统的发展和推广中应对来自其他厂商的专利诉讼风险,同时也为谷歌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竞争增添了筹码。这一案例是企业通过收购获取知识产权,增强自身竞争力的典型代表。
知识产权买卖在推动科技进步、促进产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无论是科研机构的专利转让、企业的专利授权还是跨国企业的专利收购,都展示了知识产权作为重要资产的价值。未来,随着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和技术的快速发展,知识产权买卖活动将更加活跃,为全球经济的创新和发展注入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