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保户的存款会被相关部门核查,具体机制和范围如下:
一、核查机制
-
主动申报与授权查询
申请低保时需填写《经济信息比对授权表》,授权民政部门通过金融机构核查申请人及家庭成员的全部金融资产(包括存款)。民政部门采用入户调查、信息核查等方式核实家庭财产。 -
抽查与联网核查
银行存款信息通常通过抽查方式核实,但在国家审计署年审或专项核查时,可能通过联网系统全面比对存款、房产等资产信息。
二、核查范围
-
覆盖所有金融机构
授权后,民政部门可查询全国范围内所有金融机构的存款记录,包括银行、支付宝、微信等实名账户。但实际操作中,第三方支付平台(如零钱通、余额宝)的核查需结合具体授权范围和执行力度。 -
家庭成员资产同步核查
核查对象不仅包括低保户本人,还包括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及赡养义务人的存款。
三、后续管理
-
动态监测与年审
低保资格审核通过后,民政部门仍会通过随机抽查、群众举报等方式进行动态监测。国家审计署年审期间可能重新核查存款、车辆等资产。 -
隐瞒存款的法律后果
若发现存款金额超标或故意隐瞒财产,将取消低保资格,并可能面临追缴已发放补助款等处罚。
四、注意事项
- 如实申报义务:低保户需主动申报所有存款,避免因信息不实导致资格失效。
- 保密与隐私保护:民政局需依法保护核查到的存款信息,不得随意泄露或滥用。
低保户的存款核查具有系统性、持续性和联网比对特点,申请人应严格遵守申报规定,确保政策公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