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保监测户是指 可能发展为贫困户的家庭 ,属于动态监测和帮扶对象,但尚未达到低保标准。其核心特征和要点如下:
一、定义与分类
-
核心定义
监测户是存在返贫风险的家庭,需接受政府动态监测和针对性帮扶,以防止再次陷入贫困。
-
分类标准
根据最新政策,监测户主要分为以下两类:
-
脱贫不稳定户 :2024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监测范围(如8700元)的家庭。
-
边缘易致贫户 :收入略高于监测线但存在“三保障”或饮水安全等突出困难的家庭。
-
突发严重困难户 :人均收入超监测线且基本生活或“三保障”出现严重问题的家庭。
-
二、与低保户的区别
-
收入标准
监测户的救助标准通常低于低保户,因其风险等级更高。低保户需满足“收入<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财产符合规定”。
-
救助时效
监测户的帮扶期限更长,可能覆盖数年;低保户一般为短期救助。
-
保障内容
监测户主要享受基础生活保障,可能包括医疗、教育等政策倾斜;低保户则侧重基本生活物资供应。
三、纳入监测的情形
-
收入与支出异常
如产业收入连续两年不达标、就业收入波动等。2. 突发重大支出
包括医疗、住房等刚性支出超出家庭承受能力。
-
“三保障”问题
如教育、医疗、住房安全出现严重隐患。
四、动态管理机制
-
定期排查
由民政、农业农村等部门联合开展,对新申请户和存量户进行动态评估。2. 信息共享
与银行、医疗等机构数据对接,实时监控家庭经济变化。
-
精准帮扶
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帮扶措施,如产业扶持、就业援助等。
五、政策意义
通过动态监测,政府能及时发现潜在返贫风险,提前干预,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时避免资源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