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4年安徽省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上半年全省GDP总量为23,967亿元,同比增长5.3%。以下是各市GDP及增速的详细情况:
一、GDP总量排名(前10名)
-
合肥市
-
GDP总量:6,135.44亿元
-
增速:5.03%
-
说明:作为省会经济中心,合肥工业增加值增速达15.0%,是全省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
-
-
芜湖市
-
GDP总量:2,435.87亿元
-
增速:5.9%
-
说明:经济总量稳居第二,实际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是重要的经济支撑点。
-
-
滁州市
-
GDP总量:1,972亿元
-
增速:6.2%
-
说明:增速居全省第一,主要依赖制造业和科技创新驱动。
-
-
蚌埠市
-
GDP总量:1,148亿元
-
增速:5.3%
-
说明:与宣城差距缩小,第二季度增速接近一季度的两倍。
-
-
池州市
-
GDP总量:未明确(数据未完全披露)
-
增速:6.2%
-
说明:以新兴产业为特色,经济增速领跑全省。
-
-
黄山市
-
GDP总量:未明确(数据未完全披露)
-
增速:5.2%
-
说明:旅游业和生态产业贡献显著。
-
-
宣城市
-
GDP总量:997亿元
-
增速:4.5%
-
说明:增速低于合肥、芜湖,但稳居中游。
-
-
六安市
-
GDP总量:1,077.8亿元
-
增速:5.2%
-
说明:二季度表现突出,排名反超部分城市。
-
-
阜阳市
-
GDP总量:未明确(数据未完全披露)
-
增速:5.8%
-
说明:近年来经济增速较快,但数据发布滞后。
-
-
淮南市
-
GDP总量:未明确(数据未完全披露)
-
增速:5.8%
-
说明:经济复苏迹象明显,增速居全省前列。
-
二、其他说明
-
名义增速与实际增速差异 :部分城市名义增速高于实际增速(如合肥5.03%vs5.3%),反映价格因素影响。
-
关键数据对比 :
-
全省第一(合肥)与第10名(淮南)差距显著,凸显区域发展不平衡。
-
芜湖、蚌埠等市经济增量连续两年居全省第二、第三,显示较强增长潜力。
-
以上数据综合了各市统计局发布的官方统计结果,排名及增速以权威部门公布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