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鉴定的定义
工程造价鉴定是指在诉讼或仲裁案件中,造价鉴定机构接受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的委托,由鉴定人运用工程造价方面的科学技术和专业知识,对工程造价争议中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
工程造价鉴定的类型
-
司法鉴定:指依法取得有关工程造价司法鉴定资格的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受司法机关或当事人委托,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及中央和省、自治区及直辖市等地方政府颁布的工程造价定额标准,针对某一特定建设项目的施工图纸及竣工资料来计算和确定某一工程价值并提供鉴定结论的活动。
-
其他鉴定:除了司法鉴定之外,工程造价鉴定还包括其他类型的鉴定,如行政鉴定、仲裁鉴定等,这些鉴定通常由相关部门或机构委托,用于解决非诉讼的工程造价争议。
工程造价鉴定的流程
- 启动鉴定:由当事人或法院提出鉴定申请,启动鉴定程序。
- 选取鉴定机构:根据相关规定,选取具有相应资质的鉴定机构。
- 鉴定准备会:鉴定机构组织相关人员召开鉴定准备会,明确鉴定范围、鉴定依据等。
- 鉴定方案:鉴定机构制定鉴定方案,包括鉴定方法、鉴定步骤等。
- 缴费:当事人按照规定缴纳鉴定费用。
- 补充资料:当事人根据鉴定需要补充提供相关资料。
- 现场勘验:鉴定机构对工程现场进行勘验,核实相关情况。
- 核对工程量并套价:鉴定机构根据相关资料核对工程量,并根据相关标准进行套价计算。
- 问题澄清及争议项梳理:鉴定机构对鉴定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澄清,并对争议项进行梳理。
- 鉴定意见(征求意见稿)出具及质证:鉴定机构出具鉴定意见(征求意见稿),并组织当事人进行质证。
- 鉴定意见出具:鉴定机构根据质证意见修改鉴定意见,并最终出具正式的鉴定意见。
工程造价鉴定的作用
工程造价鉴定在建筑工程诉讼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为法院或仲裁机构提供专业、客观的鉴定意见,帮助其准确认定工程造价,从而为案件的调解和判决提供重要依据。工程造价鉴定也能够帮助当事人明确工程造价争议的焦点和责任,促进争议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