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公司不执行10天育儿假的行为可能涉及违法情形,具体分析如下:
一、育儿假的法律依据
-
《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
第二十六条明确规定,女性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90天的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但该条例未明确提及 育儿假 的具体天数。
-
地方性法规补充
-
湖北省 :根据《湖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3岁以下婴幼儿父母每年可累计享受10天育儿假,从子女出生之日起按自然年度计算。
-
其他地区如北京、浙江等地也通过地方性法规明确支持育儿假,但具体天数可能因政策差异而不同。
-
二、公司不执行育儿假的法律后果
-
行政责任
劳动监察部门可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罚款(依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25条)。
-
民事赔偿
员工可主张未休假期间3倍工资补偿(参考《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类推适用)。
三、**途径
-
协商沟通
首先与人力资源部门或直接上级沟通,提供分娩证明等材料,明确告知公司依法享有的权益。
-
投诉举报
-
劳动监察大队 :电话投诉当地劳动执法监察大队,要求介入调查。
-
卫生健康委 :如涉及生育奖励等专项权益,可向当地卫生健康委员会反映情况。
-
-
法律途径
- 仲裁或诉讼 :若协商无效,可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不公可在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四、注意事项
-
生育津贴 :生育津贴是法定的带薪假期,与产假合并计算,单位不得以补休替代。
-
哺乳期保护 :哺乳期女职工不得安排夜班或高强度劳动,用人单位需提供必要支持。
建议员工优先通过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仲裁**,若涉及重大损失可考虑诉讼。具体操作时可咨询当地劳动部门或法律机构获取详细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