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额中综合人工的计算涉及多个因素,具体来源和计算方法如下:
一、综合人工的构成
综合人工是指完成某项劳动所需的总工时,包括:
-
基本用工 :完成规定分部分项工程所需的主要用工量;
-
辅助用工 :辅助基本用工完成工程所需的用工量;
-
超运距用工 :因材料、设备等运输距离超过合理范围产生的额外用工量;
-
人工幅度差 :因施工工艺、现场管理等因素造成的用工波动。
二、综合人工单价的计算
综合人工单价以最低工资标准为基数,结合技术等级和地区经济水平确定,具体公式为: $$ \text{综合人工单价} = \frac{\text{最低工资标准}}{\text{月平均工作日}} \times \text{系数} $$
-
最低工资标准 :不同地区有具体数值(如呼和浩特市2025年数据为1640元/月);
-
月平均工作日 :通常取21.5天(30/31天×4周-8-10天法定假日);
-
系数 :根据工种技术等级确定,普工1.3倍、技工1.5倍、高级技工2倍。
例如,呼和浩特市普工综合人工单价计算: $$ 98.02 , \text{元/工日} = \frac{1640 , \text{元}}{21.75 , \text{天}} \times 1.3 $$
三、综合人工费计算
-
工程量与工日换算 :将工程量(如立方米混凝土浇筑)转换为综合工日数(如1立方米C20钢筋砼圈梁约需0.75工日);
-
乘以综合单价 :用综合工日数乘以综合人工单价,得出总人工费。
四、注意事项
-
地区差异 :不同城市最低工资标准不同,需以当地最新数据为准;
-
费率调整 :部分城市会定期调整人工单价以反映市场变化(如同比例提高);
-
统计方法 :综合人工时通过科学统计调查得出,包含多种用工类型的综合考量。
通过以上步骤,定额中的综合人工既体现了劳动强度差异,又与地区经济水平挂钩,是工程造价计算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