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经费收支预算表填写需遵循“量入为出、收支平衡”原则,明确收入来源(如会费、拨缴经费)和支出项目(如职工活动、**支出),确保数据真实、分类清晰、用途合规。 关键步骤包括:按实际编制周期(年度/季度)列明收支明细,保留合理结余,重大支出需附说明并通过集体审议。
-
收入部分:逐项填写会费收入(按会员工资比例计提)、上级工会补助、行政拨缴经费(工资总额2%)、其他合法收入(如利息),金额需与财务数据一致,避免虚报或漏报。
-
支出部分:分列职工活动费(文体、教育等)、**支出(法律援助、困难帮扶)、业务支出(培训、会议)等,单笔大额支出需单独标注,不得超预算范围使用经费。
-
平衡审核:总支出不得超过总收入,结余一般不超过5%。预算表需经工会委员会讨论通过,并在公示后提交上级工会备案,调整预算需重新履行程序。
填写时需结合工会年度计划,优先保障会员福利,严禁挪用经费。动态跟踪执行情况,确保每一笔开支透明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