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办法(试行)》是规范建筑行业用工、保障工人权益的重要政策,通过真实身份认证管理工人的从业、培训、薪酬等全流程,强化工程质量与安全生产,同时遏制工资拖欠问题。以下是核心要点解析:**
-
实名制覆盖范围与责任划分
适用于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要求建筑企业、总包单位、分包单位及监理单位共同落实。总包企业负总责,分包企业承担直接责任,确保工人信息实时上传至管理平台。 -
信息采集与动态管理
工人需签订劳动合同并通过安全培训后上岗,实名信息包括身份证、工种、考勤、工资记录等。数据长期未更新需重新培训,电子档案保存至少2年。 -
技术手段与资金保障
施工现场需配备门禁系统或移动考勤技术(如人脸识别),费用纳入安全文明施工费。建设单位需确保工程款支付至工资专户,从源头预防欠薪。 -
权益保障与纠纷处理
实名信息可作为劳动纠纷依据,政府平台通过数据共享建立预警机制,加强监管和投诉处理,维护工人合法权益。
提示: 企业需尽快完善实名制硬件与数据对接,工人应配合信息登记并保留工资凭证,以最大化政策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