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单位现场负责人的责任主要包括协调参建各方、保障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施工过程及管理项目资金等方面。他们需确保工程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并对项目的质量、进度和成本负责。
一、开工准备阶段
- 授权与承诺:取得法定代表人授权,签署工程质量终身责任承诺书,并备案。
- 合规审查:确保施工图纸、招标文件等资料的合法性和完备性,依法办理质量监督手续。
- 人员管理:落实实名制管理,明确各方主体管理人员,审查施工及监理单位资质。
二、施工阶段
- 安全管理:制定并执行安全政策,监督施工现场的合规性,确保工人和访问者安全。
- 质量控制:监督施工过程,检查材料质量,确保工程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 进度与成本控制:制定详细工程计划,合理分配资源,监控成本,防止超支。
三、竣工与验收
- 验收组织:组织项目完工验收,形成竣工验收申请报告,参与监理和业主组织的验收。
- 资料归档:整理项目资料,确保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四、沟通与协调
- 多方协调:与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业主及其他利益相关方保持有效沟通,减少误解。
- 问题解决:及时应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突发问题,保障项目顺利进行。
五、法律责任
- 依法履职:严格遵守《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
- 终身责任:对工程质量承担终身责任,确保工程安全与质量。
建设单位现场负责人作为项目管理的核心,肩负着协调、监督和管理的多重职责。他们不仅是项目顺利推进的关键,也是保障工程质量与安全的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