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第110号令《政府采购框架协议采购方式管理暂行办法》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旨在规范小额零星采购活动,提升采购效率与透明度。以下是核心解读:
一、出台背景
传统集中采购方式在处理小额零星采购时存在市场分割、价格偏高、竞争不充分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财政部通过立法形式规范框架协议采购,明确管理要求。
二、核心定义
框架协议采购指通过公开征集确定入围供应商并订立框架协议,采购人或服务对象按协议在入围供应商中选择具体成交供应商并签订合同的采购方式。其特点包括:
-
适用范围 :多频次、小额度采购(如集中采购目录内品目、小额零星服务等);
-
程序特征 :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确定入围供应商并签订协议,第二阶段按协议选择具体供应商;
-
供应商范围 :可包含多家入围供应商,形成竞争环境。
三、主要适用情形
-
集中采购目录内小额零星采购 :如市级预算单位单笔金额小于40万元的采购;
-
部门集中采购特殊需求 :需多供应商比选且金额未达限额的项目;
-
服务类采购 :如审计、咨询等小额服务;
-
其他情形 :国务院财政部门规定的其他适用情况。
四、与传统采购方式的区别
对比维度 | 框架协议采购 | 传统采购方式 |
---|---|---|
适用范围 | 多频次、小额度 | 单一项目采购 |
程序 | 两阶段(公开征集+协议签订) | 一次性招标或谈判 |
供应商数量 | 1-多家入围供应商 | 仅1家中标供应商 |
五、政策亮点
-
强化竞争机制 :通过公开征集程序筛选供应商,避免单一供应商垄断;
-
价格控制 :要求明确采购标的和定价机制,防止专**品价格畸高;
-
灵活性与兜底条款 :设置兜底条款,便于后续补充其他适用情形。
六、实施要求
-
采购人责任 :需明确采购需求、制定合理定价机制,并履行合同履约义务;
-
监督管理 :强化对采购活动的监督,确保公开透明。
通过以上措施,110号令有效规范了小额零星采购,提升了采购效率和政策执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