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会计资格是指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负责组织和管理的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与会计人员水平评价工作。
主要职责
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的主要职责包括:
- 研究拟订全国会计资格考试考务规则、工作纪律和年度考务工作安排。
- 组织全国会计资格考试报名工作,检查、指导各地报名情况。
- 研究提出会计人员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组织考试用书编写和发行。
- 研究拟订全国会计资格考试评价标准,组织命题、试卷制作、运送、保管工作,开展全国会计资格考试题库建设。
- 制定全国会计资格考试(含试题)安全保密制度并组织实施;组织考试监考、巡视工作,检查指导各地考场设置、监考组织、考场纪律。
- 组织全国会计资格考试评卷、成绩分析与发布,拟订考试合格分数线方案。
- 建立考试信息平台、会计人员信息系统和流动配置平台,开展考试后优秀会计人员跟踪培养与评价。
- 研究提出全国会计资格考试改革方案、高级会计资格考试后评审指引,组织开展高级会计考试与评价。
- 开展会计资格考试与评价国际交流与合作。
考试类型
财政部会计资格考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 初级会计资格考试:报名参加初级会计资格考试的人员,应具备高中毕业(含高中、中专、职高和技校)及以上学历。
- 中级会计资格考试:报名参加中级会计资格考试的人员,除具备基本条件外,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 具备大学专科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满5年。
- 具备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从事会计工作满4年。
- 具备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从事会计工作满2年。
- 具备硕士学位,从事会计工作满1年。
- 具备博士学位。
- 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取得经济、统计、审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
- 高级会计资格考试:报名参加高级会计资格考试的人员,除具备基本条件外,还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 具备大学专科学历,取得会计师职称后,从事与会计师职责相关工作满10年。
- 具备硕士学位或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或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取得会计师职称后,从事与会计师职责相关工作满5年。
- 具备博士学位,取得会计师职称后,从事与会计师职责相关工作满2年。
考试科目
- 初级会计资格考试科目:包括《初级会计实务》和《经济法基础》。
- 中级会计资格考试科目:包括《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和《经济法》。
- 高级会计资格考试科目:包括《高级会计实务》。
考试形式
财政部会计资格考试采取无纸化方式在计算机上进行,试题、答题要求和答题界面在计算机显示屏上显示,考生应使用计算机鼠标和键盘在计算机答题界面上进行答题。
考试时间
- 初级会计资格考试:每年举行一次,考试时间为当年5月中旬前后。
- 中级会计资格考试:每年举行一次,考试时间为当年9月上旬或中旬。
- 高级会计资格考试:每年举行一次,考试时间为当年5月中旬前后。
以上就是关于财政部会计资格的详细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