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在2025年3月26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围绕政府预算公开、财政政策、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隐性债务管理及绿色金融等核心议题进行了全面解读。以下是主要内容的梳理:
一、政府预算公开与透明度提升
-
预算公开全面化
2025年中央部门预算已集中公开,财政部表示预算数据基本实现“应公开尽公开”,财政透明度显著提升。
-
制度框架完善
通过修订预算法及实施条例,建立基本制度体系,明确预算公开任务与要求,强化中央和地方责任落实。
-
考核机制优化
将预算公开情况纳入中央部门绩效考核,科学设置指标,推动地方规范公开。
二、财政政策方向与执行效果
-
积极财政政策强化
-
力度 :提高财政赤字率,增加转移支付,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5000亿元)支持银行资本补充和基础设施项目。
-
效率 :优化支出结构,聚焦民生、消费、科技创新等领域,推动财政资金精准投放。
-
时机 :主动发力,加快支出进度,形成实际投资规模,带动社会投资。
-
-
2024年政策成效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超28万亿元,发行1万亿元超长期国债,置换存量隐性债务2万亿元,支持4万个政府投资项目。
三、金融支持与实体经济发展
-
银行资本补充
发行特别国债5000亿元,支持国有大型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增强银行稳健经营能力,服务实体经济。
-
金融监管与风险防控
建立金融企业财务风险动态监测机制,严查新增隐性债务,推动地方依法依规问责。
四、其他重要举措
-
绿色金融创新
制定《绿色主权债券框架》,探索境外发行绿色债券,支持绿色低碳发展。
-
民生保障与消费提振
提高退休人员养老金、医保补助标准,推进以旧换新、消费券等政策,扩大内需。
总结
2025年财政政策以积极有为的姿态应对经济挑战,通过预算公开、政策创新与风险防控,力促经济高质量发展。未来将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基调,平衡财政可持续性与宏观调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