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家属工作安排政策是国家为保障军人家庭稳定、解除军人后顾之忧而制定的专项优待措施,核心亮点包括: 指令性安置与鼓励性政策相结合(如机关事业单位定向安置、企业按比例聘用)、覆盖范围全面(从公务员到失业家属均有对应保障)、地域灵活性高(随军落户条件放宽至军官及符合条件军士的配偶子女)。以下分点详解政策要点:
-
指令性安置保障刚性权益
随军前在编的公务员或事业单位人员,由安置地政府按“属地管理、专业对口”原则6个月内落实岗位;失业或无工作家属享受就业培训、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烈士遗属及立功军人配偶更享有绝对优先权,体现国家对特殊贡献家庭的抚恤。 -
企业吸纳的鼓励性机制
国有企业需按用工需求一定比例聘用随军家属(如广东省明确比例由省级政府制定),民营企业可参照执行。自主创业者享受税收减免,个体经营纳入小微企业优惠范畴,政策通过经济杠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 -
落户与职业发展配套
军官家属随军取消条件限制,双军人子女可任选一方落户;驻地变动时家属可随迁或选择原籍等5种落户方案。职业培训免费且发放资格证书,如参加部队组织的培训,地方政府提供师资经费支持,强化就业竞争力。 -
内部安置兜底特殊场景
偏远地区部队通过营区服务网点自主消化安置需求,政府配套帮扶措施。例如开设家属工厂可获设备补贴,解决随军家属就业“最后一公里”问题。
总结:该政策通过法律强制与市场激励双轨并行,既明确主体责任又赋予选择弹性,形成“安置—培训—创业”全链条保障。建议家属提前了解驻地细则(如各省比例差异),善用垂直管理单位协调机制,最大化政策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