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的执业证号可以依法提供,但仅限于特定用途且不得超出公开目的滥用。根据司法部规定,律师需在网站、名片公示执业证号,并在首次会见当事人时主动出示证件以供核验身份。该信息属于受法律保护的个人信息,未经本人同意不得用于身份核验以外的其他用途。
-
法定公开与用途限制
律师执业证号是司法行政机关依法公开的执业基本信息,旨在便于公众核实律师身份真实性,防止假冒。例如,当事人可通过各地律师协会或司法厅官网查询证号真伪及律师执业年限。但公开范围受《个人信息保护法》约束,若商业平台擅自将证号用于注册、数据库存储等非核验场景,即构成侵权。 -
核验场景的必要性
律师首次接待当事人时需出示执业证,如同警察执行公务出示警官证。此举既是行业规范,也能帮助当事人辨别“假律师”——例如通过证号第6-9位验证执业年限,避免被“资深律师”等模糊宣传误导。若律师拒绝提供证号,可能涉嫌执业不规范。 -
滥用风险与法律后果
执业证号具有唯一识别性,超出核验目的使用(如商业平台私自注册)可能侵害律师个人信息权益。典型案例显示,某网站因未经许可将律师证号录入后台系统,即使未公开或商用,仍被法院判定侵权并需赔礼道歉。
提示:公众可通过官方渠道查询律师证号,但需确保用途合法;律师则应规范公示信息,同时警惕非授权使用。遇到可疑情况,及时向司法行政机关或律师协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