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上的危险源主要包括机械伤害、电气风险、化学品暴露、高处坠落和人为操作失误等,预防措施需从设备防护、规范操作、安全培训及应急管理入手。
- 机械伤害:设备运转时可能造成夹击、切割或碰撞。预防措施包括安装防护罩、设置急停按钮,并定期检查机械状态。
- 电气风险:漏电、短路或静电可能引发触电或火灾。需确保线路绝缘完好,使用漏电保护装置,并禁止湿手操作电器。
- 化学品暴露:有毒气体、腐蚀性液体危害健康。应配备防毒面具、护目镜,保持通风,并严格按MSDS(化学品安全说明书)存储使用。
- 高处坠落:高空作业未系安全带、脚手架不稳易导致坠落。必须使用防坠器、安全网,并设置警示围栏。
- 人为失误:疲劳作业或违规操作是常见诱因。需加强安全培训,实行“双人确认”制度,并合理安排工时避免过劳。
总结:识别危险源是安全管理的核心,通过技术防护、制度规范和个人防护相结合,能有效降低事故风险。日常需强化隐患排查,确保应急预案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