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识别表是安全管理中的核心工具,用于系统化辨识作业场所或活动中的潜在危险因素,**涵盖触电、机械伤害、火灾等常见风险,并通过分类、评价和控制措施实现风险闭环管理。
-
危险源分类与常见类型
危险源通常分为物理性(如电线老化、设备漏电)、化学性(易燃品贮存)、生物性及行为性(操作失误)等。例如,办公区域的档案管理需警惕火种引入,实验室需防范砝码滑落或压力机故障。 -
风险评价与等级划分
通过风险值(D)评估事故可能性与后果,如边坡坍塌、吊笼坠落等高风险项需优先控制。部分场景需结合时态(过去、现在、未来)和状态(正常、异常)动态分析。 -
控制措施与管理流程
常规手段包括定期检修(如空压机安全装置)、使用防护用品(绝缘手套)、制定应急预案等。重大风险需通过目标管理或专项方案落实,例如绞车提升需每日检查过卷保护装置。 -
行业应用与动态更新
建筑工地侧重土方作业触电防护,实验室需规范仪器操作流程。危险源表需随工艺变化定期修订,确保覆盖新增风险如新型设备的安全隐患。
掌握危险源识别表的使用能显著提升安全效能,建议结合实地场景灵活调整,并强化人员培训以落实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