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种危险源清单

20种危险源清单可归纳为以下五类,涵盖物理、化学、生物、机械及管理等方面:

一、物理危险源

  1. 噪音 :长期暴露导致听力损失

  2. 辐射 :如电磁辐射、放射性物质

  3. 高温/低温 :引发中暑、冻伤等

  4. 振动 :机械振动导致操作失误

二、化学危险源

  1. 有害化学物质 :如酸、碱、溶剂等,引发中毒、灼伤

  2. 易燃易爆物质 :未妥善存储或使用引发火灾爆炸

三、生物危险源

  1. 微生物暴露 :细菌、病毒等引发感染

  2. 动物危害 :如蚊虫叮咬传播疾病

四、机械危险源

  1. 设备故障 :切割机、起重机等机械失灵导致伤害

  2. 操作不当 :未使用防护装备或违规操作

五、管理危险源

  1. 安全制度缺失 :无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培训不足

  2. 应急措施不足 :灭火器配置不合理、消防通道堵塞

说明 :以上清单综合了国家标准及行业常见危险源,实际应用中需结合企业具体场景进行细化。例如,施工现场需重点关注高处坠落、触电等风险,而化工企业则需重点管控化学物质泄漏。

本文《20种危险源清单》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2345158.html

相关推荐

十大危险源清单

十大危险源清单是企业在风险管理中识别和控制潜在危害的重要工具,旨在提高工作场所的安全性和减少事故发生率 。这些危险源涵盖了从物理环境到人为因素的广泛范围。以下是十大危险源的详细解析: 1.物理危险源:机械和设备:未加防护的机器、运动部件和设备故障可能导致严重伤害。电气危险:**的电线、漏电和过载电路可能引发触电和火灾。高温和低温:极端温度环境可能导致烫伤、冻伤和中暑。 2.化学危险源:有害物质

2025-05-01 资格考试

危险源识别清单模板

以下是一个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危险源识别清单模板,供企业参考和修订: 危险源识别清单模板 一、基本信息模块 序号 作业活动/场所 危险源名称 可能性(L) 频繁程度(E) 事故后果(C) 风险值(D) 现有措施 改进措施 识别评价人 审核人 批准人 日期 1 机械设备操作 操作误操作 高 常见 设备故障/伤亡 高 定期培训 操作规范 张三 李四 王五 2023-06-29 2 物料及仓储

2025-05-01 资格考试

危险源隐患事故三者的关系

​​危险源、隐患与事故构成递进式的安全风险链条:危险源是事故的潜在根源,隐患是危险源失控的表现形式,事故则是隐患未及时治理的最终结果。​ ​三者关系中,​​管控危险源是预防基础,消除隐患是关键环节,避免事故是终极目标​ ​。 ​​危险源的本质与分类​ ​ 危险源分为两类:​​第一类危险源​ ​(如电能、化学能等固有能量或有害物质)和​​第二类危险源​ ​(如设备缺陷、管理漏洞等管控失效)

2025-05-01 资格考试

企业在对风险点内存在的危险源

设备设施、人员、环境、管理 企业在对风险点内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时,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关键影响因素及辨识要点如下: 一、主要影响因素 设备设施因素 包括设备老化、故障隐患、防护装置缺失等,需定期维护检查。 人员因素 涵盖操作技能不足、违规操作、安全意识薄弱等,需通过培训提升安全素养。 环境因素 涉及作业场所温度、湿度、照明、通风等条件,极端环境可能诱发事故。 管理因素

2025-05-01 资格考试

风险点危险源怎么填

填写风险点和危险源时,需明确两者的定义和区别,同时按照规范步骤操作,确保内容全面且符合实际。以下为详细说明: 1. 风险点和危险源的定义与区别 风险点 :指在某个过程中可能引发问题的环节或部位,强调潜在的隐患或问题点。 危险源 :指可能导致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包括设备、环境、管理缺陷等。 2. 填写步骤 风险点填写 :全面识别 :通过头脑风暴、专家访谈等方法

2025-05-01 资格考试

危险源危险隐患三者的区别

危险源、隐患三者存在本质区别,具体如下: 一、核心定义差异 危险源 指可能导致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分为两类: 第一类危险源 :能量或有害物质(如带电导体、油库),决定事故后果严重程度。 第二类危险源 :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及管理缺陷,影响能量或有害物质约束失效。 隐患 指违反安全生产规定或因其他因素导致的事故直接原因

2025-05-01 资格考试

车间危险源及防范措施

车间危险源主要包括机械伤害、电气伤害、火灾爆炸、有害物质泄漏等。防范措施包括加强安全教育、完善安全制度、使用防护设备、定期检查维护设备以及提供应急救援培训。 机械伤害 :车间内各种机械设备在运行时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如卷入、挤压、碰撞等。为防范机械伤害,应确保设备安装防护罩、安全开关等防护装置,并要求员工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鞋、手套等。 电气伤害 :电气设备漏电、短路

2025-05-01 资格考试

风险源辨识清单

风险源辨识清单是识别潜在危险因素并评估其可能性和后果的重要工具,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职业健康、工程安全等领域。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整理的主要风险源分类及示例: 一、职业健康危害源 物理危害 高处坠落(未系安全带、防护措施不足) 机械伤害(设备故障、防护装置缺失) 电击(触电设备、线路不规范) 噪音(长期暴露于高噪音环境) 化学危害 中毒(化学品泄漏、误食) 火灾爆炸(易燃易爆物质管理不当)

2025-05-01 资格考试

风险点和危险源没有区别

风险点和危险源存在本质区别,二者在定义、特性及作用上均不同,不能混为一谈。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核心区别 定义不同 风险源 :指引发风险事件的根本性因素,是风险的载体。例如,化学品泄漏的管道、故障设备等,属于危险源。 风险点 :指伴随风险的特定部位、设施或作业过程,是风险发生的具体位置或环节。例如,管道泄漏处即为风险点。 特性差异 风险源 :具有潜在危险性、存在条件和触发因素

2025-05-01 资格考试

岗位的危险源有哪些

​​岗位的危险源是指工作中可能导致人员伤害、健康损害或财产损失的潜在因素,主要包括机械伤害、电气危险、化学暴露、高空作业风险及管理缺陷等。​ ​ 识别和控制这些危险源是保障职场安全的核心,需结合具体岗位特性进行系统性分析。 ​​生产设备设施类危险源​ ​:旋转部件、切割刀具等机械可能引发夹伤或割伤;**电线、高压设备存在触电或火灾风险;压力容器超压或泄漏可能导致爆炸。特种设备(如起重机

2025-05-01 资格考试

施工现场危险源清单表

施工现场危险源清单表是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工具,用于系统识别、评估和控制作业中的潜在风险,核心作用包括事故预防、法规合规和效率提升。 危险源识别与分类 清单表需涵盖高处作业、机械设备操作、化学品使用、临时用电等常见风险,并根据项目特点动态调整。例如,高层建筑需重点标注防风措施,化工项目则需强化有毒物质管理。 控制措施与责任落实 针对每项危险源制定具体防控方案,如设置安全网、定期设备检修

2025-05-01 资格考试

危险源识别表大全

**危险源识别表是安全管理中的核心工具,用于系统化辨识作业场所或活动中的潜在危险因素,**涵盖触电、机械伤害、火灾等常见风险,并通过分类、评价和控制措施实现风险闭环管理。 危险源分类与常见类型 危险源通常分为物理性(如电线老化、设备漏电)、化学性(易燃品贮存)、生物性及行为性(操作失误)等。例如,办公区域的档案管理需警惕火种引入,实验室需防范砝码滑落或压力机故障。 风险评价与等级划分

2025-05-01 资格考试

维修工岗位风险点及防控措施

​​维修工岗位面临机械伤害、触电、高处坠落等多重风险,需通过规范操作、个人防护和应急演练等综合措施防控。​ ​ 关键防控要点包括:​​断电挂牌上锁​ ​防止误启动、​​PPE穿戴​ ​降低伤害概率、​​作业前风险评估​ ​消除隐患。 ​​机械伤害防控​ ​ 维修设备时未完全停机或误触运转部件易导致夹伤、绞伤。必须执行“停电-挂牌-上锁”流程,拆卸部件时使用防坠落固定装置,传递工具采用吊绳而非抛掷

2025-05-01 资格考试

检修工岗位危险源辨识

机械伤害、触电、中毒、火灾 检修工岗位危险源辨识需结合具体工种特点,综合分析潜在风险。以下为常见工种危险源的归纳与预防措施: 一、机械伤害 设备故障与运动部件 旋转机械(如电机、齿轮)可能因磨损、松动导致飞溅物或卡死伤人。 转动部位未锁定或防护措施不当,易发生绞伤。 工具与物料风险 工具掉落、工件飞溅或搬运不当可能砸伤人员。 起吊、装卸物料时未检查设备稳定性,存在重物坠落风险。 二、触电风险

2025-05-01 资格考试

岗位上的危险源及预防措施有哪些

‌岗位上的危险源主要包括机械伤害、电气风险、化学品暴露、高处坠落和人为操作失误等,预防措施需从设备防护、规范操作、安全培训及应急管理入手 ‌。 ‌机械伤害 ‌:设备运转时可能造成夹击、切割或碰撞。预防措施包括安装防护罩、设置急停按钮,并定期检查机械状态。 ‌电气风险 ‌:漏电、短路或静电可能引发触电或火灾。需确保线路绝缘完好,使用漏电保护装置,并禁止湿手操作电器。 ‌化学品暴露 ‌:有毒气体

2025-05-01 资格考试

维修工的危险因素及安全防范措施

维修工在作业过程中面临多种危险因素,需通过系统化的防范措施降低风险。以下是主要危险因素及对应的安全防范措施: 一、机械伤害风险 设备故障与操作不当 未正确关闭或检查设备电源可能导致机器突然启动;故障排查不彻底可能引发短路或火灾。 防范措施 :操作前检查设备状态,规范操作程序,使用防护装置(如防护眼镜、安全带)。 工具与设备隐患 手动工具刃口未钝化、砂轮机砂轮裂痕、台钻固定不稳或电器漏电等。

2025-05-01 资格考试

维修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

维修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机械伤害、高处坠落、职业病危害及误操作风险等。这些因素不仅威胁维修人员的人身安全,还可能对设备造成损坏,甚至引发更严重的安全事故。 1. 机械伤害 机械伤害是维修岗位最常见的危险之一,主要发生在设备检修或操作过程中。例如,维修人员在处理转动设备时,若未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可能会因误操作导致设备误转动,从而造成人员伤害。 2. 高处坠落

2025-05-01 资格考试

维修工岗位主要危险有害因素

维修工岗位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可分为以下五类,涵盖机械伤害、电气安全、化学品风险、环境危害及职业病危害: 机械伤害 设备操作不当(如未停机维修、设备夹伤) 工具使用风险(如台钻皮带防护罩损坏、钻头断裂) 物体打击(如吊装工具坠落) 电气安全风险 触电事故(如设备带电作业、漏电工具) 电弧伤害(如电焊、气焊作业) 电磁辐射(如高频设备使用) 化学品与材料风险 油漆、溶剂(苯、甲苯等)中毒

2025-05-01 资格考试

机修工岗位有哪些危险因素

​​机修工岗位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化学毒物接触、机械伤害、物理性危害及操作环境风险​ ​,其中​​苯类溶剂、重金属粉尘、高温噪声和电气事故是高频致害因素​ ​,需通过规范防护和流程优化降低风险。 机修工日常接触的化学毒物危害显著。维修过程中使用的清洗剂、机油等含苯、二甲苯等有机溶剂,长期吸入可能引发神经损伤或血液疾病;焊接时产生的锰烟尘可导致帕金森样症状,而喷漆作业中的异丙醇等化合物易刺激呼吸道。

2025-05-01 资格考试

维修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措施

维修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措施主要涉及作业前准备、现场管理、设备防护及应急响应等方面,具体如下: 一、作业前准备 任务单与材料管理 检查仓库空间是否合理,避免材料登高拿取摔伤; 驾车前检查车况,遵守交通规则,恶劣天气减少出行。 安全防护用品 高处作业需佩戴安全帽、防滑鞋,使用反光背心; 进入用气场所必须穿戴劳动防护用品。 二、现场管理 环境与设备检查 检查设备吊运、动火作业等环节的防护措施

2025-05-01 资格考试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