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源辨识清单是识别潜在危险因素并评估其可能性和后果的重要工具,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职业健康、工程安全等领域。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整理的主要风险源分类及示例:
一、职业健康危害源
-
物理危害
-
高处坠落(未系安全带、防护措施不足)
-
机械伤害(设备故障、防护装置缺失)
-
电击(触电设备、线路不规范)
-
噪音(长期暴露于高噪音环境)
-
-
化学危害
-
中毒(化学品泄漏、误食)
-
火灾爆炸(易燃易爆物质管理不当)
-
聚合反应超温(化工设备故障)
-
-
生物危害
-
病媒生物感染(食堂卫生问题)
-
放射性伤害(未防护的放射性物质操作)
-
-
其他
-
职业疲劳(超时加班、高温环境)
-
心理健康问题(如恐高症、焦虑)
-
二、工程与施工风险源
-
高处作业风险
-
未系安全带、防护栏杆缺失
-
临边作业未防护
-
-
起重吊装风险
-
吊装设备故障、钢丝绳断裂
-
信号指挥不当
-
-
机械伤害风险
-
设备维护不足、防护装置失效
-
操作违规(如戴防护装备不当)
-
-
火灾爆炸风险
-
动火作业未审批、消防设施缺失
-
易燃易爆物质管理不当
-
三、职业安全风险
-
车辆伤害风险
-
运输车辆制动失效、超载
-
驾驶员违规操作
-
-
化学品管理风险
-
储存不当(混存禁忌类化学品)
-
个人防护不足
-
-
电气安全风险
-
电线老化、短路
-
漏电保护器失效
-
四、其他常见风险源
-
环境风险 :如台风、暴雨对施工的影响
-
管理风险 :安全制度不完善、培训不足
-
行为风险 :违章作业、疲劳操作
风险控制建议
-
技术措施 :完善防护设备、规范操作流程
-
管理措施 :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定期培训
-
个人防护 :强制佩戴安全帽、防护服等
风险源辨识需结合具体场景,采用LEC值法、检查表等工具进行量化评估,确保覆盖所有潜在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