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电工电路图的关键在于掌握符号标准、分清主辅电路、遵循“先主后辅”的分析逻辑。核心技巧包括:熟悉国家统一的电气符号和文字标注,按电流路径逐级拆解,结合控制关系理解动作原理。以下是具体方法:
-
符号与标准识别
电路图中的元件符号(如KM代表接触器、FR代表热继电器)和连线方式需严格遵循国家标准。例如:主电路用粗实线绘制在图纸左侧,辅助电路用细实线表示控制逻辑。未通电状态下触点位置是分析起点。 -
主电路分析三步法
- 用电设备定位:先找到电动机等负载元件,明确其接线方式(如星形/三角形)。
- 控制元件追踪:查看断路器、接触器主触点如何控制负载通断。
- 电源类型判断:确认是380V三相电还是220V单相供电,避免电压误接。
-
辅助电路逻辑拆解
从电源端(如L1/L2)出发,按“自锁”“互锁”等典型结构分块分析。例如:正反转控制中,KM1和KM2的常闭触点形成电气互锁,防止短路。时间继电器触点延迟动作需结合时序理解。 -
实战技巧提升效率
- 对复杂电路采用“化整为零”,先拆分功能模块(如保护回路、信号回路)。
- 用万用表测量关键点电压验证分析,如接触器线圈两端应有额定电压。
- 对照接线图检查实际线路,注意线号标记与图纸一致性。
提示:建议从简单电路(如点动控制)开始练习,逐步过渡到自锁、联锁等复杂逻辑。保存常见元件符号手册便于快速查阅,实践中多结合故障案例反向推导图纸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