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政审主要调查考生本人及其社会关系,重点包括所在单位(学校)领导同事(老师同学)、户籍地派出所、社区(村)委会、档案管理机构等,通过面谈、档案审查、实地走访等方式核实个人品德、政治立场、遵纪守法等情况。
-
考生所在单位或学校
政审人员会到考生当前或曾经的工作单位、学校,召集直属领导、同事、辅导员、同学等座谈,了解工作表现、学习态度、人际关系及日常品行。应届毕业生需提供院校出具的现实表现证明,在职人员需单位出具个人评价材料。 -
户籍地与居住地社区
通过派出所核查考生及家庭成员的无犯罪记录证明,确认是否存在赌博、吸毒等违法行为。社区(村)委会干部、邻居会被询问考生家庭背景、社会关系及日常行为,尤其关注是否参与非法组织或违反公序良俗。 -
档案管理机构
考察组调取考生人事档案,核查“三龄两历”(年龄、党龄、工龄,学历、工作经历)的真实性,审查学籍资料、奖惩记录、党团材料等,确保无造假或违规入党等问题。 -
特殊岗位的延伸审查
报考公检法等涉密岗位的考生,需额外提供配偶、直系亲属及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的无犯罪证明和征信报告,若亲属有危害国家安全犯罪记录或正在服刑,可能直接导致政审不合格。
总结:政审是公务员录用的关键环节,考生需提前准备真实材料,主动协调考察对象配合审查,避免因档案瑕疵、信用问题或社会关系不清影响录用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