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服务保障、应急管理
交通运输部发布的“30条应急工作硬措施”是针对节假日及突发情况保障交通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部署,主要包含以下核心内容:
一、安全生产保障(12条)
-
强化风险监测与预警 :建立完善气象、路况等多维度监测体系,与气象部门加强动态会商,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
落实隐患排查整治 :开展重大风险隐患排查整治行动,重点治理道路、港口、能源物资运输等领域的安全隐患,确保隐患整改闭环管理。
-
严格安全运营管理 :对不具备安全运营条件的路段及时停运、缓运,落实企业重大风险隐患整改主体责任。
-
提升应急物资保障能力 :储备充足的融雪剂、防滑物资及应急设备,建立507个应急物资储备点,542支应急队伍,1.13万名应急人员。
二、服务保障能力提升(8条)
-
优化运输组织与调度 :统筹运力调配,制定重点路段疏堵保畅方案,与公安交管部门联动,保障港口集疏运及能源物资运输。
-
强化综合枢纽服务 :提升高速公路服务区运营水平,做好停车、加油、充电等基础服务,保障滞留旅客基本需求。
-
完善信息传递机制 :建立“一路一策、一点一策”应急响应机制,通过多种渠道及时发布路况信息,避免二次拥堵。
三、应急管理体系完善(6条)
-
健全监测预警机制 :完善气象、路况、运输流量等多维度监测体系,提升预报预警准确性。
-
强化调度指挥能力 :建立省、区域到路段三级应急调度指挥体系,实现信息共享与快速响应。
-
推进预案体系修订 :修订完善国家及部专项应急预案,提升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
四、其他关键要求
-
值班值守与信息报送 :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规范信息报送流程,确保突发事件处置时效性。
-
安全培训与监管 :开展“三十条硬措施”专项培训,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加强道路运输企业监督检查。
以上措施通过“防、控、救”三位一体机制,确保在极端天气、节假日等复杂情况下,交通运输系统能够快速响应、有效处置,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与出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