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分界线,未登记按同居
关于我国事实婚姻的认定标准,结合最新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可总结如下:
一、时间划分标准
-
1994年2月1日前
若男女双方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且符合结婚实质要件(如达到法定婚龄、自愿结婚、无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等),则认定为事实婚姻,与登记婚姻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
1994年2月1日后
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同居关系不再认定为事实婚姻,仅视为一般同居关系。双方需以夫妻名义公开共同生活且被群众普遍认可。
二、实质要件
-
基本条件
-
双方均达到法定婚龄(男性22周岁、女性20周岁);
-
双方自愿结婚,不存在强迫、欺诈等情形;
-
无配偶且不属于直系血亲或三代以内旁系血亲;
-
未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
-
-
其他考量因素
-
双方是否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如共同财产、家庭关系等);
-
群众对夫妻关系的普遍认可度。
-
三、法律后果
-
财产分割
事实婚姻存续期间取得的财产,离婚时按夫妻共同财产处理。
-
离婚诉讼
-
1994年前的情况 :按事实婚姻处理,法院一般不会主动介入调解,若调解无效则判决准予离婚;
-
1994年后的情况 :按同居关系处理,法院通常会建议补办结婚登记,未补办的按解除同居关系处理。
-
四、注意事项
-
重婚认定 :若一方已有合法婚姻,又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且未登记,构成重婚,需承担法律责任;
-
证据留存 :证明同居关系及财产共同取得的证据(如银行流水、共同财产凭证等)在诉讼中至关重要。
以上标准综合了《民法典》及其司法解释的规定,实际案件中需结合具体事实进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