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最新一次全面修订通过时间为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并于2021年1月1日正式施行。截至2025年4月,民法典未进行整体性修订,但部分司法解释和配套规定持续完善,例如2025年针对人格权保护、婚姻家庭制度等领域的细化调整。以下是关键信息分述:
-
立法进程与生效时间
民法典编纂历时多年,最终草案于2020年5月28日通过全国人大表决,取代此前分散的民事单行法,成为我国首部系统性法典。其1260条内容涵盖总则、物权、合同等7编,明确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现行婚姻法、继承法等9部法律同步废止。 -
后续局部完善动态
2025年部分条款通过司法解释或特别规定优化,例如:- 人格权保护:新增个人信息处理合法性审查标准,强化网络隐私权;
- 婚姻家庭:细化离婚财产分配规则,明确子女抚养利益优先原则;
- 知识产权与合同:适应数字经济发展,完善电子合同履行争议解决机制。
-
持续适应社会需求
民法典通过后,全国人大常委会结合社会热点(如疫情、数据安全)发布配套解释,确保法律适用灵活性。2025年“民法典宣传月”活动进一步普及新修订细节。
提示:关注立法机关或司法部官方渠道获取实时更新,避免误读非权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