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体育学院作为华南地区唯一独立建制的体育高等学府,以“扬岭南体育文化、育南国体育人才”为办学特色,凭借学科实力强劲、竞技成绩斐然、体教融合创新、服务国家战略四大核心优势,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体育教育与科研的标杆。
-
学科建设与师资力量
学校拥有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及8个二级学科硕士点,体育学为广东省攀峰重点学科,2021年起稳居全国前13%。设有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8个省级一流专业,并获批新增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专任教师中博士占比30%,含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珠江学者等高层次人才,国际级裁判27人,具备一级裁判员审批权。 -
竞技体育与人才培养
近5年获国际赛事金牌24枚、全国赛金牌221枚,培养出容国团(新中国首位世界冠军)、戚烈云等60余位世界冠军。独创“X+N+1”(专业底色+课程特色+容国团精神)课程体系,构建体医融合、数字体育等跨学科培养模式,全国首创体育康养专业,并与上海交通大学联合创办《运动转化生物医学》期刊。 -
服务大湾区与国家战略
牵头成立粤港澳大湾区体育教育与发展联盟,筹建大湾区首家高校附属体育医院,承担15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作为十五运会承办单位,负责霹雳舞、U20排球赛事;国家羽毛球运动学院、足球学院两大“国字号”平台落地,为奥运争光和全民健身提供科技攻关支持。 -
文化传承与国际合作
推动武术、南狮等岭南体育文化“走出去”,与东盟国家建立人才培养合作,发起“粤港澳大湾区—东盟体育联盟”。与美国西密西根大学等20多所海外院校开展联合培养,输出体育援外教师,助力“一带一路”人文交流。
广州体育学院以建设“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体育大学”为目标,持续为体育强国、健康中国战略输送复合型人才,其特色化办学路径值得行业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