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资源面临的威胁与挑战主要体现在人均资源匮乏、结构性矛盾突出、环境压力加剧及对外依存度攀升等方面,具体表现为水资源短缺、能源结构失衡、矿产资源开发低效等问题,亟需通过技术创新和战略调整实现可持续发展。
-
人均资源匮乏与分布不均
我国资源总量虽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水资源人均不足世界1/4,且南北分布不均;耕地仅占全球7%,优质耕地持续减少;森林覆盖率不足,草原退化严重。资源禀赋与人口规模的矛盾长期制约经济发展。 -
能源结构失衡与安全风险
“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结构导致化石能源依赖度高,石油和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超70%,进口通道易受地缘政治影响。煤炭主导的能源消费加剧环境污染,碳减排压力巨大。 -
矿产资源低效与对外依赖
关键矿产资源(如稀土、铜、锂)虽储量丰富,但开发利用效率低,部分战略矿产对外依存度高。国际市场竞争与价格波动进一步威胁产业链安全,资源优势未能有效转化为产业优势。 -
环境承载力逼近极限
粗放式开发导致生态退化,如地下水超采、土壤污染、空气恶化等问题频发。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叠加,加剧了可持续发展压力,倒逼绿色转型。
未来需通过技术创新、循环经济与国际合作突破资源瓶颈,优化能源结构、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构建安全稳定的资源供应体系,以应对日益严峻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