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在办案时能查到的个人信息范围极广,包括基础身份、财产记录、行踪轨迹、社交行为等,但需遵循立案前置、信息分级等法律程序,不得滥用职权。
-
基础身份信息:户籍、身份证号、家庭成员关系、学历、工作单位等可直接调取,生物特征数据(如指纹、DNA)若有前科或案发采集也会纳入核查。
-
财产与消费记录:银行流水、移动支付交易(含删除记录)、房产车辆登记均能协查,虚拟资产如***也可通过交易所追踪。
-
行踪轨迹:通过手机基站定位、公共监控、购票记录(如12306、航班)、网约车行程等还原活动路径,重大案件可追溯数年轨迹。
-
社交网络行为:通话记录、短信、社交软件聊天内容(如微信/QQ)即使删除也能恢复,IP地址、浏览历史、App数据(如外卖地址)均属电子数据调取范围。
-
特殊隐私信息:性取向、宗教信仰等一般禁止调取,但涉恐或危害国家安全案件经批准可突破限制,如调取心理诊疗记录。
提示:公民需警惕“两卡”出借风险,配合执法时注意核实证件权限,对超范围查询可向12389平台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