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就业、权益保障
残联为残疾人提供的工作主要涵盖以下方面,综合多个权威信息源整理如下:
一、核心职能与服务
-
康复服务
包括精神病综合防治、智力残疾预防、低视力康复等基础性工作,通过医疗、科研和人才培养提升残疾人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参与度。
-
就业支持
-
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如烹饪、电商运营、手工制作等);
-
组织专场招聘会、岗位推荐及就业指导;
-
推广按比例就业政策及税费减免优惠。
-
-
权益保障
-
协助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
-
推进无障碍设施建设(如交通、公共空间改造);
-
参与政策制定与执行监督,保障残疾人参与社会事务的权利。
-
二、社会融入与文化生活
-
技能展示与社交平台
组织残疾人比赛、展能节等活动,帮助其展示才华并拓展社交圈。
-
文化娱乐活动
举办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等,丰富残疾人的精神生活,增强社会交往能力。
三、基础保障服务
-
辅助器具与生活支持
代购、发放轮椅、助听器等辅助器具,协助申请医疗救助和补贴。
-
权益维护与法律援助
处理残疾人投诉、协调部门解决问题,提供法律咨询及**服务。
四、组织管理职能
-
残联自身建设
负责残联组织的运行管理,确保服务高效开展。
-
专业人才培养
通过培训发掘残疾人专业技能人才,为其提供展示平台。
五、其他延伸服务
-
交通服务优化 :推动公交、出行等领域的无障碍改造;
-
心理健康关怀 :建立心理咨询机构,提供心理疏导与支持。
特别说明 :县级残联因贴近基层,更侧重个性化服务(如入户评残、精准帮扶),而省级残联则侧重政策协调与资源整合。建议残疾人根据自身需求主动联系残联,获取针对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