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词最早的出处是

​“中国”一词最早的实物记载见于西周青铜器何尊铭文,距今约3000年,意为“天下中央”;而传世文献中,《尚书·梓材》记载的“皇天既付中国民”则是现存最早的文字记录,两者共同印证了周初已广泛使用这一称谓。​

  1. ​何尊铭文的考古实证​​:1963年陕西宝鸡出土的何尊,其铭文“余其宅兹中国”是迄今发现最早的“中国”字样,指周武王克商后定都洛阳的“中央之城”,体现了早期“居中统治”的政治理念。

  2. ​《尚书》与《诗经》的文献佐证​​:《尚书·梓材》记载周公训诰“中国民”归属周王,而《诗经·民劳》多次提到“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均将“中国”与都城、中原关联,凸显地域与文化中心的内涵。

  3. ​词义演变的三千年脉络​​:先秦时“中国”多指京师或诸夏领地,秦汉后扩展至中原王朝疆域,清末正式成为国名。这一变迁反映了从“天下中心”到现代国家概念的升华。

如今,“中国”二字承载着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与民族认同,既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文化自信的象征。

本文《中国一词最早的出处是》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2408162.html

相关推荐

中国起源于哪个朝代

夏朝 中国作为文明古国的起源可追溯至远古时期,但最早有文献记载的朝代是 夏朝 。以下是相关信息的综合说明: 一、夏朝的建立与历史地位 时间范围 夏朝存在的时间存在不同说法,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2070年,结束于约公元前1600年。 历史地位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制王朝,标志着中国进入奴隶社会,奠定了早期国家制度的基础。 文化贡献 创造了最早的象形文字,为汉字发展奠定基础; 发展农业

2025-05-02 高考

中国一词最早指的是哪里

​​“中国”一词最早指的是西周时期的京畿地区,即今河南洛阳一带,其核心依据来自1963年陕西宝鸡出土的西周青铜器“何尊”铭文中的“宅兹中国”,意为“居于天下的中心”。​ ​这一概念最初强调地理与文化的“居中”地位,后逐渐演变为中原王朝的代称,最终成为现代国家的正式名称。 ​​西周青铜器的关键证据​ ​ 何尊铭文中的“宅兹中国”是迄今发现最早的“中国”文字记载,明确指向周成王营建的成周(洛阳)

2025-05-02 高考

中国一词最早出现那

‌中国一词最早出现在西周初年的青铜器"何尊"铭文中,距今约3000年,其中"宅兹中国"的记载是现存最早的"中国"称谓实物证据。 ‌这一发现将"中国"概念的历史源头明确追溯至公元前11世纪,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意义。 ‌何尊的考古发现 ‌ 1963年陕西宝鸡出土的何尊,内底122字铭文记载了周成王营建洛邑(今洛阳)的重要史实。其中"余其宅兹中国"明确使用"中国"指代中原地区

2025-05-02 高考

中国最早是哪个朝代的

中国最早的历史朝代是夏朝 ,它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制王朝的诞生,奠定了中华文明发展的基础。以下是关于夏朝的一些夏朝大约始于公元前2070年 ,由大禹建立,结束了部落联盟时代,开启了“家天下”的世袭统治模式。 1.夏朝的建立与传承:夏朝由大禹开创,他因治水有功而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大禹去世后,其子启继位,确立了王位世袭制,改变了以往禅让制的传统。这一变革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诞生

2025-05-02 高考

中国这个词最早出自哪个时期

“中国”一词最早出自西周初年 ,目前所见的最早证据是出土于陕西宝鸡的青铜器何尊 铭文。铭文中有“余其宅兹中国”的记载,表明“中国”这一概念在当时已被使用,主要指代周王朝的中心区域。 1. 何尊铭文的历史意义 何尊是西周早期的一件祭祀用青铜器,铭文内容记录了周王克商后,将都城设在“中国”的情景。这一记载不仅证实了“中国”一词的存在,还揭示了其最初的文化与地理含义:即指代周王朝的核心区域

2025-05-02 高考

中国两个字最早出现的朝代

西周 “中国”两个字最早出现在 西周 ,具体可归纳如下: 最早记载 “中国”最早见于西周青铜器“何尊”的铭文,该器物是西周宗室贵族何制作的祭祀用器,出土于1963年陕西省宝鸡市。铭文中“余其宅兹中或(中国),自兹乂民”的记载,表明“中国”在当时指代关中地区。 含义演变 西周时期 :特指以洛阳为中心的关中地区,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 东周至秦汉 :随着疆域扩展

2025-05-02 高考

研究生调剂能同个学校换专业吗

研究生调剂可以同一学校换专业,但需满足以下条件并注意相关规则: 政策允许性 多数院校允许考生在同一学校内调剂不同专业,但需以各校具体规则为准。部分学校可能要求调剂专业与原专业相近或属于同一学科大类。 学科大类限制 调剂时通常需保持同一学科大类(如工科、文科等),若原专业与目标专业跨大类(如从理学换到文学),一般不被允许。 初试科目要求 目标专业的初试科目需与原专业相同或相近。例如,若原专业考数学

2025-05-02 高考

编导招聘要求

​​编导岗位的核心招聘要求包括专业技能、创意能力、现场掌控力及行业经验​ ​,需兼具影视制作技术、文案策划功底与团队协作能力。以下是具体分析: ​​学历与专业背景​ ​:通常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文学、新闻传播等专业优先,确保候选人具备系统的理论知识和行业基础。 ​​技术能力​ ​:需熟练使用Photoshop等多媒体设计工具,掌握视频拍摄、剪辑及后期制作全流程技术

2025-05-02 高考

编导招聘

编导招聘的核心要求是‌专业技能、创意能力和团队协作经验 ‌,同时需要‌熟悉影视制作流程 ‌和‌具备优秀的沟通能力 ‌。以下是具体分析: ‌专业技能 ‌ 编导需掌握剧本创作、分镜设计、拍摄调度等核心技能,熟练使用Final Cut Pro、Premiere等剪辑软件,部分岗位要求了解灯光、音效等后期制作技术。 ‌创意能力 ‌ 从选题策划到内容呈现,编导需具备独特视角和叙事能力

2025-05-02 高考

东方卫视编导招聘要求

东方卫视编导招聘要求 主要包括丰富的编导经验、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作为国内领先的电视媒体平台,东方卫视对编导人才的要求非常严格,旨在打造高质量的电视节目内容。以下是具体的招聘要求: 1.丰富的编导经验:应聘者需具备至少三年以上的编导工作经验,并且有独立完成大型综艺节目、新闻节目或纪录片的成功案例。东方卫视注重实战经验,要求编导能够熟练掌握节目制作的各个环节,从策划

2025-05-02 高考

中国一词最早见于哪件青铜器

‌中国一词最早见于西周初年的青铜器"何尊" ‌,其铭文中的"宅兹中国"是现存最早记载"中国"一词的实物证据。这件国宝级文物不仅印证了周王朝的政治中心概念,更成为中华文明五千年延续的重要物证。 ‌何尊的基本信息 ‌ 1963年出土于陕西宝鸡贾村塬,高39厘米的青铜酒器,内底铸有122字铭文。铸造于周成王五年(约公元前1038年),记载了周武王灭商后告祭于天的史实

2025-05-02 高考

中国一词最早出现

西周初年 “中国”一词最早出现于西周初年,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1039年(周成王五年)的青铜器铭文。以下是详细说明: 一、最早记载来源 青铜器铭文证据 1963年在陕西鸡贾村出土的“何尊”青铜器铭文是目前最可靠的文献证据。铭文记载周武王言:“余其宅兹中国,自兹乂民。” 这句话首次将“中国”作为地理概念使用,指代洛邑(今洛阳)及其周边地区。 历史文献佐证

2025-05-02 高考

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

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出现在西周初年的青铜器何尊铭文中,具体信息如下: 最早记载时间与出处 该词最早见于公元前11世纪(周成王五年),刻于陕西宝鸡出土的何尊青铜器铭文,记录了周武王灭商后的宣言:“余其宅兹中国,自兹乂民”。 铭文内容与含义 铭文共122字,意为“在此安顿中国,治理百姓”。 当时“中国”指周王朝疆域的中心地区(今洛阳一带),而非现代意义上的国家概念。 历史地位与价值

2025-05-02 高考

中国两个字最早出现在哪个青铜器

“中国”两个字最早出现在西周早期的青铜器——何尊上。这件青铜器是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的镇院之宝,其铭文中的“宅兹中国”是目前已知“中国”一词的最早记载。 1. 何尊的背景 何尊是一件西周早期的青铜酒器,高39厘米,口径28.6厘米,重14.6公斤。它于1963年在陕西省宝鸡市出土,是西周早期青铜器的代表作之一。何尊的铭文共有122字,记载了周成王继承周武王遗志,营建东都成周(今洛阳)的重要历史事件。

2025-05-02 高考

中国一词最早出现在什么青铜器上

“中国”一词最早出现在西周初年的青铜器“何尊”上 ,这一发现不仅揭示了“中国”一词的起源,还为我们理解古代中国的政治和文化提供了重要线索。以下是关于这一发现的详细论述: 1.何尊的发现与重要性:何尊是1963年在陕西省宝鸡市贾村出土的一件青铜器,铸造于西周早期,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这件青铜器因其内底部的铭文而备受关注,铭文中首次出现了“中国”一词

2025-05-02 高考

中国一词最早出现的文物

中国一词最早出现的文物是西周早期的青铜器何尊。以下是关键信息整合: 文物基本信息 名称 :何尊 出土时间 :1963年于陕西省宝鸡市贾村镇出土 制作年代 :周成王五年(约公元前1039年) 形制 :通高38.5厘米,口径28.8厘米,重14.6公斤,为筒形三段式尊,饰雷纹、蕉叶纹、兽面纹。 铭文与历史意义 铭文内容 :“宅兹中国,自兹乂民”(意为“武王将统治天下,以中国为中心”)

2025-05-02 高考

中国一词最早出现在哪里

​​“中国”一词最早出现在西周初年的青铜器“何尊”铭文中,距今约3000年,意为“天下的中央”。​ ​这一称谓从先秦的“中央之城”演变为现代民族国家名称,既承载了地理居中的定位,也体现了文化正统的传承,是中华文明延续至今的独特标识。 ​​考古实证​ ​:1963年陕西宝鸡出土的西周青铜器“何尊”,其铭文“余其宅兹中国”是迄今最早的“中国”文字记载。周武王克商后,以洛阳盆地为“中国”,确立统治中心

2025-05-02 高考

中国最可怕的三个朝代

关于中国历史上最“可怕”的三个朝代,不同历史学家和公众可能因评价标准差异而存在分歧。结合权威资料和历史影响,以下是三个常被提及的朝代及其争议性分析: 一、 西晋(266-317年) 统一与动荡 :西晋结束三国分裂,实现短暂大一统,但随后爆发八王之乱(165-191年),导致国力崩溃。北方少数民族趁机入侵,引发五胡乱华,汉人文明遭严重破坏。 文化灾难 :西晋被视为中华文明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2025-05-02 高考

中国一词最早出现在哪里的青铜器

中国一词最早出现在‌西周初期 ‌的青铜器‌"何尊" ‌上,其内底铭文中的"宅兹中国"是迄今发现最早的"中国"字样记载。这一考古发现将"中国"称谓的历史追溯至‌公元前11世纪 ‌,成为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物证。 ‌核心要点解析: ‌ ‌何尊的考古地位 ‌ 1963年出土于陕西宝鸡贾村 西周成王时期(约公元前1042年)祭祀礼器 高39厘米,重14.6公斤,造型为觚形尊 ‌铭文关键内容 ‌

2025-05-02 高考

中国从哪个朝代开始叫中国

“中国”这一称谓的正式使用始于汉代 ,当时人们常将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称为“中国”。 分点展开 “中国”称谓的起源 在西周时期,“中国”一词已开始出现,主要用于指代中原地区,即黄河中下游的华夏文明核心区域。当时,周边的少数民族逐渐与中原王朝交往,形成了“华夏居中”的概念,为“中国”称谓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汉代的确立与推广 汉朝建立后,汉族在中原地区的统治地位进一步巩固

2025-05-02 高考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