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提出“课程”一词的学者是 孔颖达 ,其相关记载可追溯至唐代。具体信息如下:
-
最早文献记载
“课程”一词最早见于《毛诗正义》,但该书成书于汉代,孔颖达作为唐代经学家,对“课程”的解释和运用具有开创性意义。
-
唐代孔颖达的贡献
在《诗经·小雅·正月》的注解中,孔颖达首次使用“课程”一词,意为“维护学业进程”,并强调君子应监督学业。
-
宋代朱熹的阐释
宋代朱熹在《朱子全书》中进一步阐释“课程”,将其定义为“功课及进程”,并提出“宽着期限,紧着课程”等教育理念。
总结 :中国最早使用“课程”一词的文献可追溯至唐代孔颖达的注解,而宋代朱熹对其进行了系统化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