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提出课程一词

中国最早提出“课程”一词的学者是 孔颖达 ,其相关记载可追溯至唐代。具体信息如下:

  1. 最早文献记载

    “课程”一词最早见于《毛诗正义》,但该书成书于汉代,孔颖达作为唐代经学家,对“课程”的解释和运用具有开创性意义。

  2. 唐代孔颖达的贡献

    在《诗经·小雅·正月》的注解中,孔颖达首次使用“课程”一词,意为“维护学业进程”,并强调君子应监督学业。

  3. 宋代朱熹的阐释

    宋代朱熹在《朱子全书》中进一步阐释“课程”,将其定义为“功课及进程”,并提出“宽着期限,紧着课程”等教育理念。

总结 :中国最早使用“课程”一词的文献可追溯至唐代孔颖达的注解,而宋代朱熹对其进行了系统化阐释。

本文《中国最早提出课程一词》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2408785.html

相关推荐

最早提出建立中国党这一名称是谁

​​最早提出“中国***”这一名称的是蔡和森​ ​。1920年8月至9月,他在留法勤工俭学期间致信***,明确提出“明目张胆正式成立一个中国***”的主张,并系统阐述了建党理论,成为党的名称的首倡者。这一关键提议为1921年党的正式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蔡和森在信中强调,***应是革命运动的“发动者、宣传者、先锋队、作战部”,并借鉴俄国经验提出具体建党步骤。他的主张得到***的高度赞同

2025-05-02 高考

中国一词最早使用在哪

“中国”一词最早的使用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的青铜器“何尊”铭文中 ,其铭文记载了周成王继承周武王遗志,营建东都洛邑(今河南洛阳)的事迹,并首次出现了“中国”一词,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以下是关于“中国”一词起源的详细论述: 1.“何尊”铭文的发现与意义:“何尊”是西周早期的一件青铜器,于1963年在陕西省宝鸡市贾村镇出土。其内底铸有122字的铭文,详细记录了周成王对宗小子何的训诰

2025-05-02 高考

中国一词最早出自哪里

‌"中国"一词最早出现在西周时期的青铜器"何尊"铭文中,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 ‌这一发现将"中国"概念的起源时间明确推至公元前11世纪,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见证。铭文中的"宅兹中国"是迄今发现最早的"中国"文字记载,特指以洛阳为中心的天下中心区域。 ‌何尊的考古发现 ‌:1963年出土于陕西宝鸡的西周早期青铜礼器,内底铸有122字铭文

2025-05-02 高考

女生机械适合学硕还是专硕

女生机械专业选择学硕还是专硕,需结合个人职业规划、学习基础及行业需求综合考量,具体建议如下: 一、核心结论 专硕更适合希望快速就业或积累实践经验的女生,学硕则适合有科研或深造意向者 。 二、具体分析 培养目标差异 学硕 :以学术研究为主,侧重理论深度,适合计划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或进入科研院所的学生。 专硕 :强调工程应用与职业能力,培养企业工程师或技术管理人才,适合希望快速就业的女生。

2025-05-02 高考

中国一词最早正式代表国名是

1912年中华民国 关于“中国”一词最早正式代表国名的时间,综合历史资料可归纳如下: 最早使用阶段 “中国”一词最早出现在周代《诗经》中,如《大雅·民劳》的“惠此中国”,但此时“中国”并非指代国家,而是指“国中”或“中原地区”。 首次作为国家名称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中,中国首次以“中国”作为国家名称出现在官方文件中,但此时中国尚未形成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概念。 正式成为国号

2025-05-02 高考

公司一词在中国最早是谁提出来的

孔子 关于“公司”一词在中国最早由谁提出,综合权威资料可得出以下结论: 最早提出者 孔子是最早使用“公司”一词的中国古代思想家。该词最早见于《论语·大同》和《论语·列传》,其中提到“公者,数人之财,司者,运转之意”,奠定了“公司”作为聚财与运营管理机构的概念基础。 后续发展 庄子进一步阐释了“公司”的含义,提出“积弊而为高,合小而为大,合并而为公之道”,与现代公司理念有相似之处。 明末清初

2025-05-02 高考

中国课程一词最早是由谁提出的

​​中国“课程”一词最早由唐代学者孔颖达提出,其首次出现在《诗经 》注释中,但当时含义与现代差异较大;宋代朱熹将其发展为接近现代意义的“功课及其进程”概念。​ ​ ​​孔颖达的奠基性提出​ ​ 唐朝孔颖达在《毛诗正义 》中为《诗经·小雅·巧言》作疏时提到“教护课程,必君子监之”,这是中文文献中“课程”一词的最早记录。不过,此处的“课程”主要指“庙堂礼仪的规制”,与后世教育术语关联较弱

2025-05-02 高考

茶道一词最早出自于

茶道一词最早出自唐代诗人皎然的《饮茶歌·诮崔石使君》。具体分析如下: 最早文献记载 根据权威资料,茶道一词首次出现在皎然的诗作中,该诗以茶喻道,强调饮茶的精神修养,被公认为茶道概念的早期文学表达。 与《茶经》的区别 陆羽的《茶经》(770-780年)虽是中国第一部茶学著作,但书中未明确使用“茶道”一词,而是侧重茶的种植、制作及饮用方法,属于茶学范畴。 历史背景与演变 唐代以前,茶多被视为日常饮品

2025-05-02 高考

茶道一词最早出现于何处

茶道一词最早出现在中国的唐代文献中 ,具体可追溯至陆羽所著的《茶经》,这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在这部作品中,陆羽不仅详细阐述了茶的种植、制作和饮用方法,还首次提出了“茶道”的概念,强调了茶在文化和生活中的重要性。 1.唐代文献的记载:陆羽的《茶经》成书于公元8世纪,是茶文化史上的里程碑。在《茶经》中,陆羽首次使用了“茶道”一词

2025-05-02 高考

中国一词最早的由来

‌中国一词最早可追溯至西周时期的青铜器铭文"何尊",距今约3000年历史。 ‌ 其中"宅兹中国"的记载是现存最早的文字证据,‌特指以洛阳为中心的黄河流域中原地带 ‌,体现了"中央之国"的地理与政治概念。这一称谓‌从地域名称逐渐演变为国家代称 ‌,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文化符号。 分点解析: 文字溯源 1963年陕西宝鸡出土的西周青铜器"何尊",腹底122字铭文明确出现"中国"二字

2025-05-02 高考

中国一词最早是指哪里

中国一词最早出现时指 洛阳一带 ,具体依据如下: 最早文字记载 1963年出土的西周早期青铜器何尊铭文(约公元前11世纪)记载了“宅兹中国”四字,这是目前可考证的最早文字记录。铭文背景为周武王定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后,祭天时宣称“拥有中国”,表明“中国”最初指周朝都城及京畿地区。 地理与政治中心 何尊铭文及《尚书·召诰》等文献均指向洛邑为中心的中原地区,即“成周”或“洛邑”

2025-05-02 高考

中国一夫一妻制谁提出的最早

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一夫一妻制思想 ‌的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管仲 ‌。他在《管子》中明确主张“‌一夫一妇,家之肥也 ‌”,强调婚姻关系应遵循平等原则,反对多妻现象。这一理念虽未在当时成为主流制度,但为后世婚姻制度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管仲的一夫一妻制思想 ‌理论依据 ‌:管仲认为,一夫一妻制能促进家庭和谐,避免因妻妾争斗导致的社会矛盾。 ‌社会影响 ‌:尽管春秋时期贵族阶层普遍实行一夫多妻

2025-05-02 高考

中国一词最早出现时间

中国一词最早出现于西周初年,具体信息如下: 最早文字记载 1963年在陕西鸡贾村出土的西周青铜器“何尊”铭文(制作于周成王五年,约公元前1039年)是迄今为止可考证的最早文字记录。铭文“余其宅兹中国,自兹乂民”明确记载了“中国”一词的早期使用。 词源演变 西周初年 :最初指周人居住的关中和河洛地区,后扩展至黄河中下游的诸侯国。 商朝晚期 :可能已形成“中国”概念,但缺乏直接文字证据。

2025-05-02 高考

中国一共出现过哪些朝代

中国历史上通常认为共有24个主要朝代,涵盖从夏朝到清朝的核心政权更迭。以下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主要朝代及关键信息: 夏朝 约公元前2070年-1600年,中国传说中的第一个世袭制王朝,以大禹治水闻名。 商朝 约公元前1600年-1046年,甲骨文和青铜器发展高峰,商纣王暴政引发周武王伐纣。 周朝 西周(前1046年-771年):分封制确立,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繁荣; 东周(前770年-256年)

2025-05-02 高考

中国历史上中国一词出现在什么朝代

“中国”一词最早出现在西周时期的青铜器“何尊”的铭文中,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在这篇铭文中,“中国”指的是以洛阳为中心的华夏地区,体现了当时周天子对天下中心的认知。以下是对这一历史现象的详细解读: 1.“中国”一词的起源与含义:西周时期的出现:在何尊的铭文中,“中国”首次被提及,原文为“宅兹中国”。这里的“中国”并非指代一个国家,而是指代以洛阳为中心的地区,象征着周天子统治的核心区域

2025-05-02 高考

中国一共出现了多少个朝代

​​中国历史上共出现过24个主要朝代​ ​,从夏朝到清朝跨越近4000年,​​其中大一统王朝有秦、汉、晋、隋、唐、元、明、清等9个​ ​,其余为分裂时期的政权或并立王朝。这些朝代构建了中华文明的政治框架,也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夏商周奠定基础​ ​:夏朝(约前2070年)是中国首个世袭制朝代,商朝以甲骨文闻名,周朝的分封制和礼乐制度影响深远。春秋战国虽属东周

2025-05-02 高考

最早的朝代是什么朝代

夏朝 中国历史上最早有明确记载的朝代是 夏朝 ,其建立标志着中国从原始社会进入奴隶制社会。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夏朝的基本信息 时间范围 夏朝存在的时间段存在不同说法,但综合权威资料可确定其延续约471年,具体为 公元前2070年—前1600年 。 制度特征 世袭制 :禹传位于子启,结束禅让制,开启中国近四千年世袭制王朝。 国家形态 :早期为部落联盟形式,后发展为奴隶制国家。 历史地位

2025-05-02 高考

中国24个朝代先后顺序

中国24个朝代的先后顺序如下,综合多个权威资料整理如下: 一、夏商周时期 夏朝 约前2070年-前1600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制王朝,以二里头文化遗址为重要证据。 商朝 约前1600年-前1046年,甲骨文和青铜器代表文明高度。 周朝 西周 :前1046年-前771年,分封制确立 东周 :前770年-前256年,分为春秋(前770年-前476年)和战国(前475年-前221年)。 二

2025-05-02 高考

中国5000年历史朝代

中国5000年历史朝代的划分存在不同说法,但主流观点以夏商周为起点,后续朝代沿用传统分期。以下是综合权威信息后的朝代顺序及关键信息: 一、夏商周时期(约公元前2100年-前256年) 夏朝 约前2070年-前1600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以大禹治水、启世袭制闻名。 国都多次迁都,包括阳城、安邑、老丘等。 商朝 约前1600年-前1046年,以甲骨文和青铜器文明著称,开国君主为汤

2025-05-02 高考

中国一词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

‌中国一词最早出现在西周时期 ‌,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这个称谓最初以"宅兹中国"的形式出现在青铜器"何尊"的铭文中,标志着华夏文明自我认同的形成。‌关键亮点 ‌:①西周青铜器实物佐证;②最初指代洛阳盆地;③从地理概念演变为文化政治符号。 ‌实物证据:何尊铭文 ‌ 1963年陕西宝鸡出土的西周青铜器何尊,内底122字铭文记载周成王"宅兹中国"的史实。这件公元前11世纪的文物

2025-05-02 高考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