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权威信息综合分析,所谓的“315APP退费”存在严重诈骗风险,需高度警惕。以下是具体说明:
-
官方声明明确否认
中国消费者协会(12315)及市场监管局均明确表示,不会通过第三方APP处理退费,更不会要求用户下载非官方渠道的“**平台”。
-
诈骗手段与案例
-
伪装官方身份 :诈骗分子冒充12315客服或全国消协,以“专项退费”“行政处罚”等名义诱导受害者转账。
-
虚假返利诱导 :通过“预存金额返利”“国库券升值”等承诺,让受害者逐步投入资金,最终以“账户冻结”“操作错误”等理由要求续转。
-
典型案例 :已有消费者因轻信“全国消协智慧315”APP,先后转账14万余元,最终损失13万元。
-
-
正规**渠道
若遇消费纠纷,应通过以下途径解决:
-
拨打12315消费者投诉热线或全国消协官方渠道;
-
向市场监管部门或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
建议 :收到类似“315退费”信息时,立即停止转账,并向公安机关报案。切勿下载非官方APP或提供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