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解纠纷协议的核心在于明确争议事项、双方权利义务及履行方式,需具备法律效力且逻辑清晰。 关键要素包括:当事人信息完整、纠纷事实简明扼要、协议条款具体可操作、签字盖章规范。以下分点详述:
-
基本信息与案由
协议开头需列明双方姓名/名称、联系方式、身份证号或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等身份信息,并直接点明纠纷类型(如“房屋租赁争议”或“劳动合同纠纷”)。案由表述需简洁,例如“因XX事项产生争议”。 -
事实与争议焦点
概括纠纷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及现状,避免冗长细节。例如:“甲方未按合同约定支付租金,乙方要求解除租赁关系”。若涉及标的物(如商品、房产),需注明名称、数量及现状。 -
协议条款
分项列出双方达成的一致意见,包括赔偿金额、履行期限(如“甲方于10日内支付乙方1万元”)、权利义务终止声明(如“乙方收到款项后放弃追责”)。涉及分期履行的,需明确每期时间节点。 -
违约责任与法律效力
约定违约方需承担的违约金或赔偿标准,并注明“本协议经双方签字后与判决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涉及诉讼费用负担的,单独列明。 -
签署与附件
双方亲笔签名或盖章,调解员/见证人联署,注明签署日期。附件可补充合同、支付凭证等证明材料。涉及人身或财产纠纷的,建议同步进行司法确认以强化执行力。
提示: 协议语言需精准无歧义,避免使用模糊表述。复杂纠纷建议咨询专业律师,确保条款合法有效。定期检查协议履行情况,留存书面凭证以备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