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标后发现串标,处理方式需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分情况处理,主要涉及行政处罚、刑事责任、民事赔偿及行政监督等环节。具体如下:
一、处理方式及依据
-
行政处罚
-
中标无效 :依法取消中标资格,没收违法所得;
-
罚款 :对单位处中标金额0.5%-10%罚款,对直接责任人员处单位罚款5%-10%;
-
行业禁入 :情节严重者取消1-2年投标资格,直至吊销营业执照。
-
-
刑事责任
- 情节严重者(如行贿、串通投标金额较大)可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
-
民事赔偿
- 串标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失的,需承担赔偿责任。
-
行政监督
- 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发展改革部门查处,招标人可向行政监督部门投诉或举报。
二、处理时效与程序
-
时效要求 :串标行为发现后需在10日内向行政监督部门投诉;
-
处理流程 :先由行政监督部门调查取证,确认后依法实施处罚,涉及刑事责任的移交司法机关。
三、注意事项
-
证据收集 :需提供投标文件、财务记录、行贿证据等,以支持处罚决定;
-
法律救济 :被认定串标的企业可通过行政诉讼或刑事控告维护权益。
处理串标需依法依规,兼顾行政、刑事及民事责任,同时强化招标过程监督以预防类似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