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中国确实能赚钱,其核心盈利模式是通过版权内容交易、技术增值服务和**收入构建多元收入体系,2023年音视频业务收入增速达119%,但AIGC冲击和版权争议仍是潜在风险。
视觉中国的盈利能力主要依赖四大支柱:
- 版权内容交易:作为国内最大的高端视觉内容库,平台拥有超4亿张图片和3000万条视频素材,通过B端定制化授权(如党政媒体、品牌企业)和C端会员订阅(Veer电商平台)实现收入。2023年音视频销售额占比提升至18%,成为增长新引擎。
- 技术增值服务:AI工具(如智能修图、AIGC二次创作)嵌入客户工作流,研发投入占比12.69%,AI功能带动存量内容变现效率提升20%。与华为云、百度文心一格合作,探索版权内容与生成式AI融合。
- **收入:通过“鹰眼”系统监测侵权并索赔,历史司法案件超1万起,但“钓鱼**”争议频发,如2023年摄影师戴建峰事件暴露版权链条合规问题。
- 生态扩张:收购光厂创意(音视频素材平台)和500px摄影社区,2023年海外收入占比9%,东南亚市场增速超40%,全球化布局初显成效。
尽管视觉中国面临AIGC冲击(如Getty Images已推出AI生成库)和Q1净利润下滑71.98%的挑战,但其在垂直场景的AI模型开发(如工业设计专用工具)和数字资产证券化(NFT交易)等创新尝试,仍为长期盈利提供可能性。企业需平衡商业变现与版权合规,才能持续领跑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