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书评分低不一定会被废标,但存在较高风险。关键点在于是否低于招标文件规定的"最低合格分数线"或"实质性要求"。若评分未达废标线但排名靠后,仍可能因竞争力不足而落选;若触发废标条款(如技术分不合格、报价超预算等),则直接失去竞标资格。
-
评分与废标标准的关系
招标文件通常明确两类红线:一是技术/商务评分的最低限(例如技术分低于60分直接废标),二是必须满足的硬性条款(如资质缺失、关键参数偏离)。评分低但未触及红线时,理论上仍属有效投标,但实际中标概率极低。 -
竞争性淘汰机制
多数采用综合评分法的项目会按总分排序,即使所有投标方均未废标,评分最低的也可能因"实质性不响应"被淘汰。例如:报价分过低可能被认定恶意竞争,技术方案分垫底可能被视为无法履行合同。 -
补救与复核机会
部分项目允许对评分提出质疑,尤其在分值计算错误或评委误判时。需在公示期内依据招标流程申诉,但单纯"分数低"本身不构成申诉理由。 -
预防低分的关键措施
- 严格对照评分表逐项自检,确保技术方案、业绩证明等材料无缺漏
- 报价需同时兼顾预算控制与合理性分析,避免极端低价或超预算
- 突出差异化优势(如创新点、本地化服务),在非价格评分项争取高分
评分低不等于自动废标,但暴露出方案或报价的严重缺陷。投标人应优先确保不触发废标条款,同时通过精准响应评分标准提升竞争力,避免因低分成为"无效投标"或"陪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