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5年1月1日起实施的退休政策调整方案,主要变化如下:
一、退休年龄调整
-
延迟退休
-
男职工退休年龄从60岁逐步延长至63岁,分阶段实施(每4个月延迟1个月);
-
女职工:企业岗位从50岁延长至55岁,机关事业单位从55岁延长至58岁。
-
-
弹性退休
-
允许职工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前最多提前3年退休(如57岁男职工、52岁女职工);
-
最多可延后3年退休(如63岁男职工、58岁女职工),但需单位同意且缴费年限达标。
-
二、缴费年限调整
-
最低缴费年限 :从2025年起逐步提高至20年,每年增加6个月(如2031年退休需缴费16.5年);
-
补缴政策 :允许职工补缴不足年限,但需在2035年前完成。
三、养老金调整机制
-
三结合调整方案
-
定额调整 :所有退休人员普遍受益,体现普惠性;
-
挂钩调整 :与缴费年限、养老金水平挂钩,缴费年限每满1年增加约1.8元(江苏示例);
-
倾斜调整 :对高龄退休人员(70岁以上)、艰苦边远地区退休人员等给予额外补贴(如每月20-50元)。
-
-
调整预期
- 全国退休人员人均养老金预计突破4000元/月,企业退休人员约3360元/月,机关事业单位约6596元/月。
四、特殊群体保障
- 病残津贴 :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人员可申请,金额约为当地养老金平均水平的40%-60%。
五、实施时间与覆盖范围
-
实施时间 :2025年1月1日起执行;
-
覆盖范围 :约3亿人,包括1.4亿企业职工和约1亿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
总结
新政策通过延迟退休、弹性退休机制延长缴费年限,并通过“三结合”调整方案保障养老金水平,同时关注高龄、艰苦边远地区等特殊群体。建议职工根据自身健康、经济状况选择退休时间,并尽早补缴社保以延长缴费年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