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对旅游业的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通过消费券发放、产业融合、科技赋能等多维度举措激发市场活力。2025年各地推出千万元级文旅消费券,如四川发放6800万元专项券,覆盖景区、住宿、餐饮等领域;政策层面深化农文旅融合,推动冰雪旅游、低空经济等新业态发展,同时优化入境免签政策吸引国际游客。以下从三大方向展开:
-
消费刺激与惠民措施
地方政府通过“财政+市场”联动发放消费券,如青海、河南分别投入3000万、5000万元提振文旅消费。景区门票减免成为标配,三山五岳等知名景点带头实施优惠,中小景区同步跟进。延长营业时间、增加夜间文旅活动(如四川730场国风嘉年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 -
产业升级与业态创新
政策鼓励“农业+文旅+教育”融合,例如《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支持农耕体验、非遗工坊等乡村新业态。冰雪旅游提升计划推动建设国际级冰雪度假区,低空旅游、邮轮航线等纳入《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科技赋能方面,VR还原传统农耕、区块链溯源农产品等数字化手段提升游客体验。 -
国际吸引与便利化服务
入境游政策持续优化,38国公民享30天免签,并推出精品旅游线路。海南等地区试点离境退税“即买即退”,上海、广州等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增设口岸免税店,同步提升多语言服务设施,增强国际游客获得感。
未来旅游业将更注重质量与创新,政策红利需结合地方特色转化落地。从业者应关注银发旅游、县域微度假等新兴市场,同时强化服务标准化与绿色低碳实践,以匹配政策导向与消费升级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