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园区建设
政府对特色产业的政策支持主要体现在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园区建设、金融支持及品牌培育等方面,具体措施如下:
一、财政补贴与资金投入
-
直接资金补贴
-
对新建日光温室(30亩以上)按面积补贴6万元/亩,拱棚50亩以上按建设费用的40%补贴,修缮废弃温室按投入的40%补贴。
-
规模化种植(500亩以上)奖励200元/亩,标准化育苗中心按建设费用的40%补贴,年育苗500万株以上奖励30万元。
-
农机购置补贴落实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
-
-
产业链延伸补贴
- 新建果蔬冷链库按体积补贴200-400元/立方米,加工项目按设备购置费的50%补贴。
-
特色产业专项基金
- 中央财政计划投入5000亿元用于乡村振兴相关项目,地方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农业、生态旅游等领域。
二、税收优惠政策
-
增值税减免
- 农民专业合作社销售本社产品免征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免税农产品按13%抵扣率计算抵扣。
-
企业所得税优惠
- 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贴息,支持农业联合体建设。
三、园区建设与基础设施支持
-
土地与能源保障
- 特色产业园区项目用地优先安排,统筹年度用地计划指标;支持园区节能审查、环评审批。
-
公共服务配套
- 推动园区内仓储物流、加工检测等设施建设,支持园区创新管理模式。
四、金融与市场支持
-
金融工具赋能
- 设立农业产业链基金,支持龙头企业**贴息,引导社会资本参与。
-
品牌与市场拓展
- 扶持乡土特色品牌创建,对通过地理标志认证的企业给予资金奖励。
五、其他措施
-
人才培养与技术推广 :支持建设标准化育苗中心,推广精准农业技术。
-
产业链延伸 :鼓励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形成从种植到加工的全产业链条。
通过以上措施,政府旨在优化特色产业生态,推动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