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煤矿作为华东地区历史悠久的能源基地,当前正处于转型与发展的关键阶段:一方面,**其煤炭资源仍保持规模化开采(如潘谢矿区新增特大型煤田),本土8对矿井年产5490万吨,占安徽总产能50%;另一方面,42.54万亩采煤沉陷区治理成效显著,累计投入105亿元建成55个安置点,搬迁17.4万人,凤凰湖安置区成为全国避险搬迁示范区。
-
资源储量与开采现状
淮南煤田探明储量超11亿吨,新发现的朱集西煤矿进一步巩固其“华东煤都”地位。现有矿井以现代化大型矿为主,平均单井产能686万吨/年,远超行业平均水平,但部分老矿如九龙岗、大通矿等已陆续关闭。 -
生态治理与产业转型
采煤沉陷区通过“搬迁+修复+产业导入”模式实现综合治理,如凤凰湖安置区整合居住、生态与产业功能。企业探索煤层气、页岩气等新能源开发,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 -
历史遗留与安全挑战
日军侵占时期的掠夺性开采(如“以人换煤”)留下沉重历史教训,近年仍面临瓦斯事故等安全风险,需持续强化技术升级与安全管理。
淮南煤矿的现状折射出资源型城市的典型路径——从依赖传统能源到多元转型,未来需平衡经济效益、生态修复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