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气放气后第二天又出现大量气体,主要原因是供暖系统内持续产生空气或存在漏水隐患。关键因素包括:水中溶解气体析出、管道压力不稳、循环泵效率不足或暖气片沙眼渗漏。反复排气是正常现象,但若伴随局部不热或异响,需排查系统故障。
-
气体来源与循环特性
供暖水加热时会释放溶解的氧气,形成气泡聚集在管道高点。即使初次排气彻底,循环过程中新气体仍会析出,尤其在系统压力波动或补水时更明显。若循环泵功率不足,水流无法带动气体排出,会导致气体积存。 -
系统密封性与压力问题
管道接口松动、自动排气阀故障或压力设置不当,可能使外部空气持续进入。检查压力表是否稳定(通常1.5-2.0 bar),压力过低会加剧进气,过高则阻碍气体排出。 -
硬件隐患的警示信号
若排气量异常大且伴随暖气片局部冰凉、地面渗水,可能是沙眼或焊缝开裂。细微渗漏不易察觉,但会持续引入空气,需关闭阀门后观察水位下降速度。 -
正确排气操作与维护
采用“多次少量”排气法:先关闭系统,用专用钥匙逆时针旋松排气阀,听到气流声后暂停,待水流稳定立即关闭。每周重复1-2次,优先从顶层暖气片开始。建议安装自动排气阀减少人工干预。
供暖初期气体产生较频繁,通常2-3周后趋于稳定。若一个月内仍需高频排气,建议联系专业人员检测管道密封性并清洗过滤器,避免长期气堵腐蚀设备。切勿大量放水试图“冲走”气体,可能导致系统失压加剧气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