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机场建设迎来全面升级,新建及改扩建项目密集落地,广州白云、深圳宝安等枢纽机场迈入多跑道时代,年旅客吞吐能力将突破1.4亿人次,同时中西部机场加速布局,助力“一带一路”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
核心枢纽扩容
广州白云机场第四跑道已启用,成为全国第四个四跑道机场,T3航站楼年底投用后年吞吐能力达1.4亿人次;深圳宝安机场三跑道按4F标准建设,可起降A380等超大型客机,未来年吞吐量将达8000万人次。重庆江北机场T3B航站楼投用后形成“四跑道+卫星厅”格局,西安咸阳机场T5航站楼实现“双层出发、8分钟步行至登机口”的高效设计。 -
中西部战略布局
乌鲁木齐机场新增两条跑道和T4航站楼,强化“一带一路”空中纽带;长沙黄花机场改扩建后年吞吐量达6000万人次,成为中部重要枢纽;兰州中川机场三期投运后提升西北地区航空联通能力,呼和浩特盛乐机场双跑道设计服务草原经济。 -
智慧与绿色升级
武汉天河、哈尔滨太平等机场新增跑道采用4E级标准,配套智慧化设施;博鳌机场三期打造零碳航站楼,成都天府机场应用光伏跑道技术,单位能耗较2015年下降26%。湖北机场集团部署AI大模型优化运营效率,体现技术驱动趋势。 -
未来规划展望
根据“十四五”规划,2025年全国运输机场将达270个,2035年增至400个以上,形成“三大世界级机场群+区域枢纽”网络。大连金州湾海上机场、嘉兴南湖机场等新项目陆续启动,进一步填补空白区域。
机场建设浪潮正重塑中国航空格局,从沿海枢纽到内陆节点,从规模扩张到智慧绿色转型,这些项目不仅提升运输能力,更为区域经济注入新动能。关注官方动态,获取最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