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在气温低于-15°C时可能冻伤或死亡,尤其是雏鸡抗寒能力更弱,需人工保温措施。成年鸡虽能短期耐受-15°C的低温,但长期暴露仍会危及生命。
-
临界温度与风险
鸡的耐寒极限为-15°C,低于此温度会出现冻伤甚至死亡。雏鸡因绒毛稀薄、体温调节能力差,10日龄前体温比成年鸡低3°C,需持续保温至羽毛长齐(约30日龄)。北方冬季需特别注意极端低温,散养鸡需增设防风障或灯泡加热。 -
不同生长阶段的温度需求
- 雏鸡(0-30天):需人工保温,温度维持在24-28°C,避免扎堆挤压致死。
- 成年鸡:最适生长温度为15-28°C,虽可短期耐受-15°C,但长期低温会降低产蛋率并增加死亡率。
-
冬季御寒措施
- 物理保温:鸡舍加挂草帘、密封门窗缝隙,地面平养可铺厚垫料。
- 人工热源:使用100瓦灯泡或火炉加热,注意防火和通风平衡。
- 营养调整:增加玉米等高能量饲料,提供温水以维持体温。
-
常见误区与注意事项
- 忽视通风会导致氨气中毒,需在中午气温较高时开窗换气。
- 单靠羽毛御寒不足,尤其对幼鸡和病弱鸡需额外关照。
总结:科学管理温度是冬季养鸡的关键,结合保温、营养与通风,可显著降低冻死风险。定期检查鸡群状态,及时调整措施,确保安全过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