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支出(成本类/损益类)
研发费用科目设置及明细如下:
一、科目设置结构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及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要求,研发费用科目设置需满足以下结构:
-
一级科目 :研发支出(成本类科目)
-
二级科目 :
-
费用化支出(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
资本化支出(形成无形资产)
-
-
三级科目 :按研发形式细分(自行开发、委托开发、合作开发、集中开发)
-
四级科目 :根据费用性质细分(人员人工费用、直接投入费用、折旧费用、无形资产摊销等)
-
五级科目 :企业自定义(如按项目编号、部门等)
二、明细科目设置
-
人员人工费用
包括研发人员工资、薪金、奖金、津贴、社保、公积金等。
-
直接投入费用
涵盖材料费、燃料费、动力费、试验试制费等直接消耗费用。
-
折旧费用与长期待摊费用
用于核算研发活动的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等。
-
无形资产摊销费用
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的摊销。
-
设计试验费
新产品设计、工艺规程制定及相关试验费用。
-
其他费用
差旅费、会议费、技术图书资料费、专家咨询费等与研发直接相关的支出。
三、账务处理规范
-
费用化支出
发生时借记“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期末转入“管理费用—研发费用”。
-
资本化支出
研发成果达到预定用途时借记“无形资产”,同时贷记“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后续按月摊销。
-
辅助核算建议
-
启用项目辅助核算,按项目单独归集费用;
-
高新技术企业需按加计扣除政策细分费用(如材料费占比不低于60%)。
-
四、注意事项
-
项目独立性 :每个研发项目需独立设账,避免费用混淆;
-
税务合规 :费用归集需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及税务机关要求,确保加计扣除比例(一般不超过20%);
-
动态调整 :定期检查资本化条件,达标后立即转为无形资产。
通过以上设置,企业可清晰核算研发费用,满足税务申报及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