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发人不一定是审批人,但两者在文件处理流程中密切相关。签发人负责最终确认并签署文件,而审批人则对文件内容进行实质性审核。关键区别在于:签发是形式确认,审批是实质把关;同一人可能兼任两种角色,但流程上通常需分离以确保监督。
-
职能差异
审批人侧重内容合规性审查(如政策符合度、数据准确性),需具备专业判断能力;签发人关注程序完整性(如流程是否走完、签字是否齐全),更多体现权威性。例如合同审批由法务审核条款,签发则由法定代表人落章。 -
流程顺序
标准流程为"拟稿→审核→审批→签发"。审批在前,签发在后,特殊情况下(如紧急公文)可能合并步骤,但需书面说明原因。 -
责任范围
审批人承担内容错误的主要责任(如财务审批表数据有误);签发人需对文件法律效力负责(如未发现审批遗漏导致纠纷)。 -
人员设置原则
为避免权力集中,关键文件需分设审批与签发岗位。例如上市公司财报须经财务总监审批、董事长签发;日常报销单可能由部门领导兼批审签。
提示:机构应通过《权限指引》明确各层级审批/签发权限,电子审批系统需设置逻辑校验防止越权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