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档案室建设需遵循国家标准,核心要求包括选址安全、设施完备、管理规范三大要点,重点落实防火防盗等“九防”措施,确保档案长期安全保存与高效利用。
-
选址与空间布局
档案库房应远离自然灾害和易燃易爆区域,避免设置在地下。需分区设置业务技术用房、办公用房及不同载体档案存放区,面积需满足法定存放年限需求。密集架库房的楼面荷载标准值需达到12kN/㎡,普通档案库房为5kN/㎡。 -
设施设备配置
严格执行“九防”标准:防火(灭火器、报警装置)、防盗(门禁、监控)、防水(防溢水设施)、防潮(除湿机、温湿度控制)、防光(遮光窗帘)、防尘(风淋室)、防磁(防磁柜)、防有害生物(消毒设备)。温湿度需控制在14℃-24℃、45%-60%,日波动不超过±2℃和±5%。 -
档案管理规范
统一使用无酸纸档案盒,分类整理文书、会计、科技等档案。建立全宗卷和统计台账,定期检查设施运行状态。永久档案由乡镇代管,定期档案由村居自管,并依法向县级档案馆移交。 -
信息化与人员培训
推进档案数字化,配置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定期备份数据。档案员需接受专业培训,掌握“九防”操作技能,并保持岗位稳定性。
提示:乡镇档案室建设需结合本地实际细化方案,定期自查更新设施,强化数字化应用,确保档案服务基层治理的长期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