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保管状况检查记录是档案管理中用于记录检查过程、发现的问题及处理结果的重要文件。以下是关键要点:
一、检查记录模板结构
-
基础信息
包含检查时间、检查方式(全查/抽查)、检查人等基础信息,确保记录可追溯。
-
档案状况检查
-
检查档案完整性:查看是否有破损、涂改、水渍等问题。
-
检查装具与标识:档案装具是否齐全、规范,标识是否清晰。
-
-
问题记录与处理
- 详细记录发现的问题(如虫害、受潮、制度执行不严等),并说明采取的整改措施及处理结果。
二、重点检查内容
-
库房环境
温湿度控制、防火防盗设施运行情况,确保符合档案保存要求。
-
管理制度执行
检查借阅、归还、移交等流程是否规范,档案管理人员是否熟悉制度。
-
档案安全与保密
防止档案失密、泄密,检查是否有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落实情况。
三、注意事项
-
记录规范性 :采用统一模板,确保数据格式一致,便于统计分析。
-
时效性 :及时更新记录,反映最新检查情况,避免信息滞后。
-
多部门协作 :涉及档案保管、库房管理、安全保卫等部门时,需协同记录与反馈。
通过系统化检查记录,可有效提升档案管理水平,保障档案安全与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