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标专家电话未接听可能导致错失评标机会,甚至影响职业信用评分。关键在于设置白名单避免拦截、双通道备案联系方式、2小时内回拨确认,同时需注意评标纪律与回避制度,确保职业合规性。
评标专家入库后若未及时接听通知电话,系统可能默认放弃资格。典型案例显示,因手机拦截功能误判交易中心座机为骚扰电话,专家连续漏接3次即被扣分。技术风险中,95/96开头的专线号段误标率最高(2023年工信部数据达37%),建议在手机安全中心提前录入属地交易中心号段,如杭州的0571-87/88开头号码。
评标响应效率直接影响信用评价。根据《评标专家库管理办法》,专家需同时登记单位固话与个人手机,形成双通道备份。若遇未接来电,需2小时内回拨确认,并保存通话记录。某省级交易中心流程显示,专家迟到超30分钟未联系即触发补抽机制,多次缺席将纳入不良记录。
职业管理需同步强化。信息变更须15个工作日内申报,避免资质失效;评标时严禁携带智能设备,参考财政部74号处罚案例,曾有专家因佩戴智能手表接收信息被取消资格。项目结束后仍需履行保密义务,A类项目档案保存期不少于15年。
提示:定期检查通讯设置、更新备案信息、严守评标纪律,是保障职业持续发展的核心。各地交易中心官网提供最新号段查询渠道,建议每季度核查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