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历归档延期是医疗机构普遍存在的管理难题,主要源于监管缺位、医护工作繁重、系统缺陷等多重因素,直接影响统计效率和医疗纠纷防范。通过强化制度执行、优化流程设计、提升信息化水平等措施,可显著改善归档率至85%以上。
病历归档延期的核心原因包括:一是监管执行不力,奖惩制度流于形式,管理人员碍于情面难以严格处罚;二是临床工作优先级冲突,医生侧重诊疗而轻视病历书写,重症或死亡病例的讨论审签流程耗时更长;三是护士站协同效率低,多患者出院时的费用核算、护理记录整理耗时,电子系统故障或首页填写错误进一步拖延归档。科主任外出或审签积压、化验单缺失等客观问题也加剧延迟。
解决对策需多管齐下:经济处罚与流程优化结合,如按日扣罚延迟病案并设立科室质控联络员;信息化工具辅助,通过电子公告栏实时更新归档状态,减少人工催收成本;透明化公示机制,每月通报超期科室及个人数据,与绩效考核挂钩。值得注意的是,对疑难重症等特殊情况需弹性处理,避免“一刀切”处罚。
提升病历归档效率的关键在于平衡临床与管理需求。医院需将归档纳入日常质控体系,同时通过技术手段减轻医护负担,最终实现医疗信息的高效流转与价值挖掘。